第九十四章 開端(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5272 字 8個月前

有了這些手工業的巨大用工需求,加上商業發展,建康的人氣不會衰落。

李笠走到橋南,上了馬車,沿著秦淮河南岸寬闊的大道西行,很快便來到秦淮河入江口處“工坊區”。

這裡,比起數年前繁華許多,曾經的“廉租坊”,規模也已經擴大了不少。

很快,他來到“工坊區”南麵江邊。

此處,有新落成的造船場,內有五個大型“乾船塢”,不僅建造江船,還建造大型海船。

從上遊各地運來的大型木料,在船場裡陰乾、烘乾,然後製作成各類船材,慢慢製成大船。

之後,作為官方貿易船隊的船隻,由長江駛入大海,往返於建康、廣州番禺之間。

將本就存在的民間航海、貿易活動,漸漸推上一個新的台階。

李笠看著正在建造的大海船,想起《後漢書》中的一段記載。

後漢(東漢)時,桓帝延熹九年(大概是四百多年前),有大秦王安敦派出的使者,經海路抵達中原,獻象牙、犀角、玳瑁。

當時的“大秦”,指的應該是歐洲的羅馬帝國。

“大秦”的使者,到底是真的還是海商假冒的?真假暫且不論,但由此可見,連接東西方的海上航線,漢時就已經存在了。

但是,魏晉以來,從沒有哪個朝廷組織大規模的官方海貿船隊,利用現有航線開展海貿為國庫增收。

原因有不少,主要一點,“重農輕商”的曆代朝廷,不可能重視海貿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商業行為。

而海貿會造成沿海地區人口的大量流動,官府掌握不了這種人口流動,也擔心勞動力流失造成土地無人耕種,所以,重農的朝廷,不可能重視海貿。

對於南方朝廷來說,晉時的孫恩、盧循之亂,導致朝廷對發展海貿顧慮重重。

孫恩盧循作亂,聚眾數萬,浮海攻破會稽郡,殺官吏,又時不時躲到海島,逃避官軍追擊。

這“海賊作亂”幾乎要改朝換代的事實,使得南方朝廷對大海不是很放心。

北方的朝廷,自馬上得天下,在河裡乘船都受不了,又哪裡會關心大海呢?

且朝廷無法控製以海為生的“船民”,從事海貿的人,基本上不太可能是“良民”,必然聚眾、擁有武裝力量,並不聽官府號令。

所以,從統治者角度來看,大量不受控船隊在海上“神出鬼沒”,對於沿海地區的州郡縣是極大地威脅。

稍有不慎,就會有孫恩、盧循之亂這種“海賊作亂”事件再次發生。

不過,這種問題對於李笠來說,不是問題。

作為“現代人”,他明白發展海貿的重要性。

即便他沒有能力拉開“大航海時代”的帷幕,也可以先從鼓勵海貿做起,讓海貿成為朝廷財政收入的一個新來源。

隻要官府出頭,將現有航線“合法化”,並建設沿線港口、燈塔,保障後勤,既有的民間航海力量,就能立刻讓海貿活躍起來。

然後用官方船隊帶頭進行海貿,鼓勵沿海居民合法的參與其中,人們逐利的本能,就能打開海貿的新局麵,有一個好的開端。

如此,既能加強南北之間的聯係,以及建立新的“物流通道”,也能讓朝廷的收入大幅增加。

當天下太平之後,和平時期的人口劇增,會導致人地矛盾愈發突出,那麼,用海貿“分流”一部分勞動力,也是不錯的選擇。

李笠指著麵前這艘正在建設的大海船,對張鋌說:“商業大興後的建康城,不適合做一國之都,但作為海貿中轉樞紐,是很合適的。”

“我們這代人開個好頭,讓航海事業蓬勃發展,或許過了三四代人,近百年後,大航海的時代就會降臨。”

“那時,中原的遠航船隊,一定能在遙遠的大海彼岸,發現一片新天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