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現狀(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6468 字 9個月前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最新章節!

冀州,信都遠郊,一座圍屋式的屯田聚落邊上,李笠站在魚塘邊,聽住戶講養魚心得。

“冬天這地方的魚塘水麵會結冰,很冷,所以水深至少得有一丈三、四尺,魚兒才能在水底平安過冬。”

一個左耳缺失大半的中年男子,向李笠講解著塘養鯇魚如何過冬。

“而且,隔三差五得破冰,開幾個口子,不然水麵凍上了,魚悶在水裡時間一長,就會死。”

“天氣好的時候,尤其出太陽時,魚兒有時候會浮上來,投一些草料,它們會吃一些,但是不能投太多,魚吃太多了,反倒容易出事。”

李笠仔細聽了一會,從確保塘魚過冬的各種細節介紹,聽出這位老兵對養魚是真的用心了。

老兵姓馬名樂,楚國攻河北之役,馬樂左耳缺失,立下軍功,在河北分地,於是轉為衛所兵,管著這個聚落。

一如最初的徐州屯田聚落那樣,這裡的“圍屋”邊上也有魚塘,養殖鯇魚。

養鯇魚的門檻低,成本相對較低(鯇魚吃草),飼料易得。

而且,魚塘裡還套養了鯉魚、鯽魚和鱅魚。

魚塘套養技術,在後世很常見,現在,也逐漸推廣開,尤其鯇魚塘,隻要放入適量的鯉魚、鯽魚和鱅魚,就能構成一個完成的“水中生態鏈”。

馬樂就介紹起來:“魚塘的主魚是鯇魚,喂草料即可,鯇魚的排泄物,鯉魚處理掉,鯉魚的排泄物,鯽魚處理掉。”

“而鱅魚,就如同掃地的人,能確保魚塘水質清潔。”

“如此一來,這種套養的鯇魚塘平日裡隻需要投草料即可,養殖成本低,因為附近有灌溉農田的溝渠,所以魚塘能有活水,魚能養好。”

道理李笠當然懂,並且是這套理論的“發明人”,馬樂不知道,所以李笠也不說破,認真的聽介紹。

“每個圍屋旁邊,都有若乾魚塘,主要目的其實是作為屏障,不讓人輕易接近圍屋,平日裡又用作蓄水池,到了天旱的時候,可以救急。”

“所以,養魚是順帶的,雖然羊羊也要準備草料,但養魚比養羊方便。”

李笠聽到這裡,明知故問:“魚苗呢?怎麼解決?”

“陛下,魚苗是從鄴城那邊買的,因為我們這邊落戶的衛所聚落多,都在養魚,所以商社定期運過來大量魚苗,隻要提前訂購即可。”

李笠又問:“雖說從鄴城運魚苗到這裡,中間可以走水路,但少不了陸地轉運,這魚苗轉運起來,損耗總是有的,價格如何?”

“陛下,反正這兩年的魚苗價格還行,隻是比河南那邊略高。”

李笠當然知道魚苗價格,這麼問,是要確定一下。

這個時代,無法人工繁殖鯇魚苗,隻能靠野外捕撈魚苗、小魚,然後放入塘中飼養,所以南方的魚苗產地,在長江中遊的湓城。

但是,他能做到。

河北各地的屯田聚落,都以水塘為防禦設施、蓄水池,順便養魚,確保居民的肉類供應,哪怕供應的是魚肉而不是羊肉。

養羊需要大量草場,養魚需要魚塘,額對於軍民結合的屯田聚落來說,魚塘在戰時還能當做有效障礙,護得堡壘安全,可比草地好太多。

所以李笠將“魚苗孵化基地”設在鄴城西側、曾經的禦苑——華林苑,確保河北各地有充足的鯇魚苗供應。

而在河北落戶的衛所兵多為南方人,吃魚更符合生活習慣,當然,羊肉也不是不能吃。

“羊肉還吃得慣麼?”李笠問,馬樂和幾位鄰居笑起來:“羊肉太膻了,吃不慣,要做的好吃,得多用佐料,有那功夫,還不如煮魚。”

李笠又問:“煮魚得用薑去腥,這裡方便弄到薑麼?”

“方便,方便,各聚落分工協作,種植經濟作物,互補,譬如薑,供應充足,很方便就能弄到。”

李笠看著四周,看著一望無際的平原,再問:“想家麼?”

“說不想,那是假的。”馬樂笑起來,露出一口爛牙:“可是這裡,我們大夥有田地,是自己的田地,一家幾口,日子過得好,也就不那麼想吳興了。”

衛所屯田聚落,是軍民一體的據點,此處圍屋,骨乾居民為立功兵卒,過半來自江南吳興,旁邊一位補充:

“陛下,我們這裡和家鄉通郵了,郵吏定期來收信、送信,我們和吳興通信,一來一回兩個多月,很方便。”

“家鄉都知道我們在這裡的情況,過陣子,有不少後生要過來。”

李笠好奇:“過來?三吳那邊正大規模開荒,他們不在家鄉就近開荒種地,來河北?”

那人回答:“家鄉娶親,如今聘禮看漲,畢竟到處都在開荒、屯田,年輕人都等著娶親,女子不愁嫁...”

說著說著尷尬的笑笑:“這裡就不同了,屯田的軍民,家底有保障,那些當地百姓,願意嫁女兒,聘禮什麼的好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