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大喜,趕緊將幾人扶了起來。竇誌忠又將幾人一一介紹給定王及眾人。
“這是陳虎、這是陳豹,他們是兩兄弟,跟我出生入死好多年了。這是馬寶,原也在劉宗敏將軍帳下,山海關之戰潰散後,沒有找到大軍,在這裡相遇。”
馬寶?定王一聽,心中又是大喜。今天真是撿到寶了。
曆史上的馬寶,是如同三國呂布一般的存在,既能征善戰,勇猛無比;又曲折反複,幾易其主。馬寶早先跟隨李自成,後來隨李成棟投清又反清。永曆後期投清,又隨吳三桂反清,最後兵敗被淩遲處死。
定王仔細端詳了一番,馬寶也隻有二十左右,不免心中歎息,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在山窮水儘之時找條生路,又有什麼錯呢?所謂看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之人;看人之長,人人皆是棟梁。崇禎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在定王走神的時候,竇誌忠又道:“殿下,前幾日,我收攏了一些殘兵和難民,算起來有一百多人。這些人怎麼處置,還請殿下示下。”
定王聽了,對竇誌忠很是滿意。隊伍越是弱小的時候,這份忠心越是彌足珍貴。
定王對著竇誌忠和張家玉道:“召集起來,你們挑一挑,願意去山東的留下,不願意的任其離開。”
當下,竇誌忠召集手下兵丁訓話。除了那幾個犯事的強人,還有約一百五六十人,十多匹戰馬。
竇誌忠清了清嗓子,大聲道:“各位兄弟,韃子兵就要南下,我們不能在這裡久待。但是我們的仇不能忘。我們要跟著這位張先生——竇誌忠朝張家玉一拱手——去山東起事,與那裡的兄弟會合,一起打韃子。不願意去的不強求,發路費回家。”
眾人都默不作聲。張家玉看這情形,往前走一步道:“韃子殺了我們這麼多兄弟,這個仇能忘嗎?”
眾人齊聲道:“不能!”
“韃子正在禍害百姓,我們能不管嗎?”
眾人又齊聲道:“不能!”
“眼下韃子兵鋒強盛,我們要到山東去起事,去練兵,去打韃子,各位兄弟怕不怕?”
眾人士氣高漲,“不怕,不怕。”
定王看看了張家玉,心裡暗想:張家玉看似是個書生,沒想到還有這等才能。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在軍中也能擔大任。往後編練新軍,要多用些書生,還要讓兵丁讀書識字。教員不是也說過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
訓完話後,幾人一起甄彆挑選,老弱病殘的勸離,作奸犯科的攆走。而後暫且按照大順軍製,編成一個隊,指定好帶兵的小頭目。
在誰擔任這個隊的哨總上,幾人互相謙讓,隻好稟告定王決斷。
其實哨總已經是很低級的官職了。但現在隻有這些家底,這個小哨總,幾人也不好擅作主張。
竇誌忠率先表態,“殿下,我意請毛將軍為哨總,我和馬寶為副。”竇誌忠這樣說,除了向定王表忠心外,還因為毛大刀在大順軍的官職比他高幾級,但這個原由不能明說。
毛大刀趕緊推辭不受。
定王明白,到了該決斷的時候了,“幾位將軍都不要自謙。以幾位將軍的才能,待兵強馬壯之時,必都能獨當一麵,領軍一方。今日暫且以竇將軍為正,毛將軍和馬將軍為副。”
領導必須具備的才能之一,就恰如其時、恰如其分地畫大餅。
眾人拱手稱是,不再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