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蘇方來歸(2 / 2)

黃貴關上門,從懷裡掏出一個銅製腰牌,遞給蘇方。

蘇方接過來一看,是錦衣衛腰牌,上麵刻了幾個字:錦衣衛左所千戶黃貴。

蘇方看完,趕緊將腰牌還給黃貴,拱手施禮:“見過千戶大人。”而後疑惑地問:“二位到底為何而來?”

黃貴一臉嚴肅,“蘇大人,實話實說,先帝殉難之前,命我護送皇三子定王殿下南下。幾經輾轉,今日來到貴縣寶地。”

蘇方立刻轉了臉色,欣喜萬分,“定王殿下果真來了嗎?”

“當然。”

“可否引薦下官去拜見殿下?”

“那是自然。”

蘇方立刻回後堂換下官服,穿上青衫布衣,也不帶隨從,與張家玉一起出了城。

走了約半個時辰,幾人來到城外一個破廟前。廟前的小樹林裡,聚集了數百流民,或坐或臥。

黃貴敲開廟門,引著蘇方進入前院,穿過大殿,到了後殿旁邊的一間禪房。殿前殿後,有很多拿著刀槍的兵丁。

進入禪房,蘇方見到了少年定王。

行禮完畢,定王將方以智等一一介紹給蘇方認識。

趁著這個工夫,蘇方悄悄打量定王一番。見定王雖然略顯稚嫩,衣著普通,臉頰消瘦,但神態自若,睿智機敏,氣度不凡,心中的疑慮頓時煙消雲散了。

眾人坐定後,定王開口道:“聽聞蘇大人忠心為國,孤心裡甚為欣慰。特請張先生和黃大人登門拜訪。唐突之處,請蘇大人見諒。

蘇方躬身施禮,“殿下言重了。下官身受皇恩,尚未報答。今遭變故,先帝殉難,有識之士,當奮起反抗。”

對比大明那些變節投敵的官員,蘇方這樣忠貞之士太少,太可貴。定王心中頗有感概,“想我大明養士三百年,仗義死節者有之,為國捐軀者有之,為民請命者有之,寧死不屈者有之。蘇大人、方師傅、熊先生、張先生,當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

定王說這番話,即是有感而發,也是刻意敲打。一個團隊的建設,忠誠度始終要擺在第一位。尤其是值此亂世,自己又身處危局。

眾人聽了,紛紛伏地叩拜:“當此國難,臣等必用心竭力輔佐殿下,為反虜複明誓死效命,以全忠義之誌,以效犬馬之勞。”

定王紅了眼眶,將眾人一一扶起:“若如此,天下有救,大明有救。”

定王又問道:“眼下山東局勢如何?”

蘇方將德州之變,細細說於定王和眾人聽。而後又道:“德州之變後,傳聞韃子已經南下,又不見南都的兵馬和令旨,各府縣甚是憂慮惶恐,不知如何是好,隻能各練鄉勇以自保。”

說到南都,方以智問道:“有南都方麵的消息嗎?”

蘇方稍微遲疑了一會,“沒有。”

定王接著問道:“方大人有何打算?”

“前幾日,下官想著南都不派兵馬到山東來,高苑縣定難抵擋韃子鐵蹄。正籌謀帶數百鄉勇南下,去投靠史閣部。現在殿下到了山東,但憑殿下吩咐。”蘇方將自己的想法合盤托出,沒有絲毫隱瞞。

此時的定王,心心念念要快速成長,趕緊走出新手期。聽到蘇方有數百人馬,心中大喜,連聲道:“好,好。蘇大人忠心可鑒,孤定不相負。不知鄉勇在何處,孤能否一看?”

“人馬就在城中關帝廟。殿下何時前往?”

“現在就去。”急切之情溢於言表。

陳虎趕忙轉身召集護衛。

定王留竇誌忠留守營地,自己帶方以智、熊文舉等人,連夜進了高苑縣城。

是夜,暖風拂麵,殘月如鉤。

飽嘗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澀,定王才發覺,前世的國泰民安是多麼美好。看著彎月,腦子裡忽然閃現李煜那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來,一股惆悵塞滿了心頭。,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