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夜縋濟南(1 / 2)

張家玉前思後想,疑惑解開,“事情已經明了,德王府欲對王爺不利,誘騙殿下來濟南。料定王爺今日到濟南,所以在城門埋下伏兵。但王爺沒有立刻進城。他們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以緝捕盜賊為名,關閉城門,又探查出王爺落腳之處,半夜出兵剿匪。”

陳豹道:“先生所言極是。他們的目標就是定王殿下。”

鐘性樸頓足捶胸,“大敵當前,他們卻行同室操戈之事,怎敢如此?怎敢如此?”

熊文舉也陷入沉思,良久道:“我有幾個疑惑,請元子為我解答。”

張家玉道:“公遠兄,請說。”熊文舉字公遠。

“其一,德王府為什麼要對定王不利?其二,他們怎知王爺今日到濟南?其三,即是要對王爺不利,為何要閉城緝盜?其四,他們夜間抓賊,為何要告訴鐘大人?”

張家玉思慮片刻道:“德王府對定王不利,在下也想不清原由,或為抗虜之事。他們知道王爺今日到濟南,或是有人跟蹤我們行程。閉城緝盜,或是為了師出有名,德王府也不能明目張膽對定王不利。至於告訴文子夜間抓賊的事,或為了你、我和陳豹,還有文子兄。讓我們跳出來,好一網打儘。”鐘性樸字文子。

鐘性樸也覺得有理,點頭附和,“我回衙門之時,門口多了不少青壯,或立或坐,無所事事,應該是監視府衙的眼線。”

陳豹一介武夫,本來性子就直率,見幾人火燒眉毛還在扯這些有的沒的,著急上火,“各位大人,當務之急,要將信息送出城,否則王爺就危險了。”

熊文舉道:“剛才鐘大人說府衙門口都是眼線,此時出城,難似登天啊。”

眾人都在發愁。

張家玉反複思慮,此刻要送出消息,隻有仰仗鐘性樸和陳豹了。

他用近乎哀求語氣道:“文子兄,先帝幾位皇子杳無蹤跡,現在隻有定王一人了,大明命懸一線。還請文子兄勿忘當年豪情壯語,施以援手。”

鐘性樸道:“元子,何至於此。既為大明臣子,自當以身許國。鐘某就算豁出身家性命,也有保定王殿下周全。文子有什麼良策,儘管說出來。”

張家玉轉臉向著陳豹道:“現在隻有一條路,派人從城牆上攀爬下去。雖風險也極大,還不一定成功,那也要放手一搏。”

陳豹毫不畏懼:“在下願往。隻不過門口有人監視,難以脫身。”

“好,陳將軍果然英勇。”張家玉讓眾人圍攏過來,壓低聲音,如此如此一番,眾人轉身離去,分頭準備。

天色轉黑。府衙門大開,一隊衙役打著幾個“濟南府衙”的燈籠,拿著水火棍走了出來。

門口的人三三兩兩,都注視著這隊衙役。有兩人像是接到授意,靠了上來。衙役也不理會他們,走上大街,“咣,咣”銅鑼響起,一人高喝:“王府令旨,緝捕盜賊,今夜宵禁,路人早回。”

街道上尚且還有一些商販,見衙役過來,紛紛躲避。

走了百餘步。“咣,咣”,“王府令旨,緝捕盜賊,今夜宵禁,路人早回。”

“擺攤的趕緊收攤。”“那個小孩快點回家。”

銅鑼聲、呼喝聲漸行漸遠,那兩人還跟在後麵。

衙役走過兩條大街,又轉到一個小巷,又從小巷進了一條死胡同。那兩個跟梢不明就裡,也跟了進去。

走到半截,前麵的衙役挺住了,轉過身去,直直盯著那二人。那二人一見,也停下腳了。

這時,陳豹和一個弟兄從後麵閃身出來,掄起水火棍朝二人後腦勺狠砸過來。二人沒有想到後麵來人,躲避不急,在重擊之下癱軟在地。

陳豹抽出匕首,給二人抹了脖子,又招呼將屍體抬到旁邊一個燒毀廢棄的房子裡。

幾人又左轉右轉,來到武嶽廟旁邊的一個院子。

這是陳豹來濟南的藏身之處,還有十名兄弟和戰馬都在裡。陳豹拿出竹哨輕輕吹了幾聲,門從裡麵打開。幾人迅速進了院子。

這幾名衙役,除領頭的老宋頭是真衙役外,其餘為陳豹和兩個弟兄,及張家玉帶來的四名護衛假扮。

老宋頭今年也不過五十歲,為人忠厚,無兒無女,老伴已經過世,沒有牽掛。年前患一場大病,鐘性樸心生憐憫,找來大夫給他醫治。老宋頭對鐘大人感激涕零。事故,今夜鐘性樸讓他帶著眾人假扮衙役上街,老宋頭欣然應允。

老宋頭拿出預備的衙役皂服,讓其他人換上,而後拱手對陳豹道:“老漢隻能幫到這裡了,小兄弟保重。”

陳豹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塞給老宋頭。老宋頭推辭不受,“鐘大人已經給過老漢銀錢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