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向著遠處望去,終於看到了那一片無比巨大的煙塵。
這得是多少附寇才能形成這樣的聲勢?
這也就是胡金秋之所以如此麵沉似水的最重要的原因。
原本聽聞馬蹄聲的時候,胡金秋猜想對方的人數規模應當不算太多,可視線內卻遲遲沒有出現對方的蹤跡,胡金秋當下就有些心情沉重。
隨著馬蹄聲響越發震耳,當視線中終於出現這些馬賊的身影時,胡金秋終於還是[海棠書屋]沒有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低聲咒罵了一句。
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昆侖山的範圍內會出現如此規模的附寇,難道昆侖派都不管的嗎?
那些原本躍躍欲試的護衛們,看到對方如此聲勢,臉上早已經變了顏色,哪裡還有剛剛滿眼興奮的神態?
而這批附寇也明顯與胡金秋印象中的不太一樣,往常如果遇到這些人,大體上會在一瞬間展開衝鋒的姿態向著目標奔襲而來,為的就是在第一時間讓目標感受到自己的狠辣和不可一世,乖乖的奉上財物,換取人身安全。
可這些附寇完全像是在向商隊展示自己的人多勢眾,就這樣保持著固定的速度奔跑而來,根本不急於劫掠,卻不知道到底是因何如此。
昆侖山是修行者的天下,所以不可能存在常規意義上的馬賊,常規意義上的馬賊不依附實力強大的靈寇,在這裡根本沒有辦法生存下去,因此才有附寇一說。
而不管是靈寇還是附寇,都要仰昆侖派鼻息,從不敢將事情鬨得太大,更不敢形成如此規模的隊伍大搖大擺的展開劫掠與殺戮,要不然會死的很慘。
這是無數商隊來往此地所總結出的寶貴經驗,也是這些商隊之所以願意向昆侖派交出一份實打實保護費的最為重要的原因,沒有之一。
所以無論是對方的規模,還是現在所展現出來的姿態,都會讓人感覺這些人不像是來打劫的。
但矛盾的另外一頭便是,昆侖山幾乎儘皆是修行者,能有意願並且有需求豢養馬匹的人,就隻有這些附寇。
有經驗的護衛或者商人,隻要在昆侖山的範圍之內聽到馬蹄聲,那就基本不會判斷錯誤。
所以當對方就這樣緩緩在商隊麵前百步之外的距離停下,煙塵散去,露出那個將近五十人規模的馬隊時,胡金秋的臉色從難看又漸漸變成了疑惑。
領頭的人策馬前行來到近前,看樣子是個西域人樣貌的中年人,反正再孟然看來,這些人都長得差不太多,她也很難分清楚到底誰是誰。
對方先是嘰裡呱啦的說了一通話,聽聞過後,胡金秋的呼吸粗重了起來,像是十分生氣。
自有懂得西域話的人將對方說的話翻譯給孟然聽。
“你們很幸運,遇到了我們,請把你們的貨物和錢財都留下,然後請你們哪裡來的,回哪裡去。”
對方說話其實還算客氣,但所說的內容就不那麼客氣了。
全留下?哪來的回哪去?
孟然可以理解這些商人跑貨究竟是要冒著什麼樣的危險了。
這不就是明目張膽的搶劫?
前世作為刑警的她,最難忍受這種目無法紀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然而她卻忘了這裡本身就是個無法之地。
於是孟然很生氣,同時也對於昆侖派的修仙者們言而無信感受到了極大的憤怒。
這些普通人明明這麼相信你們,你們居然連這點承諾都做不到,這個性質甚至比搶劫者還要惡劣。
從這個角度上講,孟然對於詐騙犯的痛恨程度要遠遠高於搶劫犯,搶劫犯或許隻是單純的惡,但是詐騙犯才是最難讓人從感情上難以接受的那種壞。
但是孟然有一點好,並不像林嘯和餘良兩個人一樣衝動,在這一點上,她做的甚至比蔣燕都要強上不少。
於是她就這樣默默的隱藏在商隊之中,不動聲色的觀察著對方的一舉一動,也不放過對方馬隊當中的一切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