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的是,無論是想要批量生產病毒,還是要生產對應的抗病毒藥劑和疫苗,都需要在適應的環境下先將病毒培養壯大。
病毒的培養離不開合適的有機物,空氣溫度濕度和病毒生長的土壤。
這和細菌的培養倒是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個接下來會改變整個世界格局甚至人類命運的東西,所以無論是那些專業的科研人員,還是齊貞三個人,到了此時都有些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什麼意外。
首先先是分析病毒的成分,說是成分或許不太準確,準確的來說,他們需要先弄清楚,手裡的這個病毒,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弄清楚是什麼東西之後,接下來的一步便是要搞清楚它的生長過程,如果能弄清楚它感染病體的機製,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感染邏輯弄清楚了,自然也就清楚了他毀壞的到底是那部分組織細胞進而影響到那些器官,會造成什麼樣的症狀。
最後,再結合上麵所述的所有情報,因勢利導的找到病毒的醫治方案甚至是預防策略。
到了最後一步的時候,抗病毒藥物的研製和疫苗的研發,就可以同步開始進行了。
在分析病毒成分這個環節,因為這些科研人員都是處於國家最尖端的病毒專家,自然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照目前反饋回來的進度來看,這些“國家隊”的能力即便比齊貞公司中那些最最尖端的人才要差上一些,但也相去不遠了。
最關鍵的是,這些科研人員在來到這裡之前,都簽署了保密協議,並且肩上負擔了十分重要的使命——這是為了全人類的生存而進行的一場戰鬥。
這些人幾乎全部都是黨員,經曆過新中國成立之後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細菌病毒分析工作,無論是從工作態度上,還是從能力上,都是這個國家最拔尖的那部分人才。
與此相對應的是,他們的年紀都不小了,最小的一個齊貞看上去也得有將近五十歲左右,最大年紀的更是頭發花白,看著得有七十歲了。
但是讓齊貞想象不到的是,這些值得尊敬的科學家們,乾起活來仿佛不要命一般,似乎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和病毒賽跑的節奏,即便c病毒還沒有感染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然而毫無疑問,在他們的心中仍然堅定的認為,隻要能早一分鐘研製出相應的藥物,那麼這個世界上因為這個病毒所造成的危害就要少一分。
不隻是齊貞,張誌文和何麗兩個人也對這些科學家們肅然起敬起來,單就從他們廢寢忘食的那種狀態,三個人就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何這個國家可以強大到如今這樣。
實驗室內僅僅過了三天,對於病毒的分析結果便已經出來了。
這個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有些像是03年在國內爆發過的一次肺炎疫情的病毒變種。
然而對於這個病毒的由來還有待追溯,隻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種病毒的生長方式可傳染模式和原先那個病毒十分相似,相似程度更是高達百分之七十五!
既然知道了對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接下來的工作就要簡單許多。
隻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這個病毒的培養居然如此的簡單,且枯燥。
按照某位老研究員的說法,這個病毒簡直就像是路邊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意味著這個東西很好養活,種子往地裡一扔,一長就是一大片,飛到哪裡便生長到哪裡,無論是對於溫度還是濕度,甚至是土壤,都沒有很高的要求,他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生命力如此旺盛,對於環境如此不挑的病毒了。
在那些溫度濕度培養環境各異的培養皿當中,這些病毒無一不展現出惡心而且蔓延甚廣的病毒斑點,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個等待獵物的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