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如何?”齊貞問道。
按道理說,無論是梁思丞也好,湯衣也罷,畢竟是單槍匹馬的“直闖敵陣”,能有這麼一番作為確實大大超乎齊貞的意料之外,在齊貞看來,梁思丞和湯衣二人的存在,更多的是要等到十八路諸侯會盟之後才會徹徹底底的發揮他們的重要性。
黃月英和劉備卻並非如此,黃家本就在南陽郡根深蒂固,即便是諸葛亮,對於黃家在南陽甚至整個荊州的影響力都很難判斷,所以若說成果,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黃月英他們二人的成果更加明顯才對。
可顯然事實並非如此,就在齊貞提到南陽的時候,諸葛亮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
“啥?你還能不知道?”齊貞問。
“我還真不知道,從周邊郡縣的回報來看,南陽郡內一切如舊,月英和玄德兄二人就像是從來沒有在那裡出現過一般,我本以為他們事有不協,於是差人送了信過去……”
“結果如何?”齊貞也來了興趣。
“結果就是一切安好,萬勿掛念……”諸葛亮用力的扇了幾下羽毛扇子,也不知道是真熱還是焦慮,“你也知道,內子向來不怎麼聽我的。”
齊貞嗬嗬一笑:“我知道,你也不用太過介懷,我過些日子總是要去的。”
“可袁公路這邊恰恰是我最擔心的地方,畢竟袁氏兄弟四世三公,現如今一個在渤海,一個在南陽,二人遙遙相應,守望相助,搞不好就是個牽一發動全身的可怕結果……”
齊貞抬手打斷了諸葛亮的話頭,開口說道:“你管得了嗎?”
諸葛亮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那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齊貞接著問。
諸葛亮還是搖搖頭。
“這不結了,反正你也沒你老婆聰明,有那功夫著急,還不如選擇相信她。”齊貞總算逮著個機會打擊一下諸葛亮,也存著不讓他過於擔心的心思,自然是毫不留情。
諸葛亮有些幽怨的看了一眼齊貞,看樣子夫綱不振這個事情未來將會成為這三國首席謀士心中永遠的痛了。
“好啦,等我過些天去南陽一切不就真相大白了嗎?”齊貞笑著安慰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算是默認了齊貞的說法。
“還有彆的消息嗎?”齊貞問。
諸葛亮想了想,斟酌著說道:“我想有個消息你應該比較感興趣。”
“呦,這是老鼠拉木鍁,大頭在後頭,這是最後一個消息嗎?”齊貞笑著問。
諸葛亮點了點頭。
齊貞開口說道:“那看來一定是很重要的消息了,我洗耳恭聽。”
“這個消息是洛陽傳來的。”諸葛亮說道。
齊貞心想莫不是王建國和紮卡二人在洛陽有什麼新動向?
董卓在自封獻帝尚父之後,百官敢怒而不敢言,可就在他封了相國之後,為了邀買人心開始在神州各處封官賜爵,甭管有沒有真才實乾,隻要足夠有名氣就
行,以彰顯他董卓的求賢若渴。
這其中自然有像孔伷這樣拿官位拿的痛快,造起他的反來更是不遺餘力的,也不乏有一些名副其實有經世濟民能力的人才。
豫州派出的各路探子,就數在洛陽這個方向的人最多,收集起來的情報也最複雜。
尤其是這些封官賜爵的事情,這些日子總是在發生,諸葛亮即便說起來是個半仙,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看待天下大勢的高度足夠,又十分精研細務,因此往往才能運籌帷幄。
這些官員的任命和輪轉基本上已經全部記在了他的腦海當中,經過他的總結和歸納,最後隱隱指向了一個十分讓人震驚的結果。
“這些官員的任命當中,明顯大部分集中在雍、司兩州,可以看出董卓明顯是要穩固自己的大後方,那些官員基本都是他的嫡係,另外一些集中在兗、豫這兩個距離洛陽最近的地方,包括荊州距離洛陽最近的幾個郡縣,都也已經換了他董卓自己的嫡係人馬,走的也應該是相同的路子,這些都是董卓主動任命的官員,而任命的依據,幾乎都是他在朝中信任官員的舉薦。”諸葛亮緩緩道來。
齊貞點點頭表示明白,靜候下文。
“幽州不知道是不是忌憚劉虞的想法,所以幾乎沒有任命,青、冀兩州大概因為是袁紹的勢力範圍,他董卓也沒有畫蛇添足,並州在丁原死後,估麼著是還沒來得及做什麼,就已經被咱們給占了,目前也沒有收到什麼消息。”
“唯一有一個地方與這些州郡都不太一樣,幾乎所有的官員全部是由當地的刺史主動舉薦換血,所有要害的位置,甚至包括軍隊的將領,完成了一次從內到外的大換血,我們是到了豫州之後我才開始收集相關的信息,結果不看不要緊,我發現這個州在很久之前便已經開始這樣做了。”諸葛亮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