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王者第七十三章汜水關之戰其實直到二戰時期,國家之間的戰爭大多數還是依靠人命去填補。
甚至到了抗美援朝那幾年,我誌願軍戰士麵對著美國的交叉火力網,還是依靠著小米加步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從這個角度來說,隻有人,才是戰爭的主旋律,而並非武器的優劣。
這是一種很不講道理的換算方式,或者說,這是一種很不把人當成人的計算方法。
在為將者看來,敵我雙方的戰損比例,需要付出多少人命才能攀上城樓,又需要怎樣減少己方的戰損破開汜水關的城門,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實際上這就是拿我方的兵士的性命在和對方城樓的高度做對比,和對方的箭矢數量做對比,和對方的火油燒熱的速度做對比。
格外冰冷,卻又無比現實。
這就是戰爭。
一個人倒在自己麵前姑且尚能麵不改色,那當一千人、一萬人就這樣義無反顧的赴死時,並不是人人都有這種魄力的。
毋庸置疑,但凡能在這場戰爭中領兵攻城的將領,沒有一個心慈手軟之輩。
震天的喊殺聲一直傳到中軍帥台,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著汜水關的戰報。
沒有辦法,攻入洛陽的前提便是打下這座雄關,在這裡沒有投機取巧可言,所有的變化都隻有在拿下汜水關之後,才有可能發生,否則一切休提。
戰略上的陰謀詭計在這裡都派不上什麼用場,戰術上能使用的技巧受到地型的阻礙也難以施展開來。
似乎擺在聯軍麵前的道路隻剩下一條,硬攻。
七萬人,拉開陣勢分七路攻城已經是極限,再多了也沒什麼作用,因為城牆就那麼寬。
天色近暮,天空似乎被地上的鮮血染上了顏色,紅的嚇人。
“報!”一名兵士快步來到帥台之上,喊聲驚醒了麵色凝重的眾人。
“啟稟袁盟主,前方發來戰報,我聯軍兵士傷亡已達到四千,孫堅將軍請示,夜間攻城於我軍不利,是否鳴金收兵!”
“是否已經占據城樓?”袁紹急急問道。
“尚未收到回報!”這名兵士聲音顫抖。
“那敵方戰損如何?”袁紹接著問。
“尚未收到回報!”兵士的聲音都快哭出來了。
但凡兩軍交戰,前線鋒將向中軍寶帳回報消息,無非三條最主要的內容。
一是戰術目的是否達成,二是敵方戰損,三是我方戰損。
而戰術目的是否達成和消滅多少敵方有生力量,才是一場戰爭最為重要的信息。
僅說己方的戰損,便證明,孫堅這場戰鬥,打的十分辛苦,或者說不僅僅是辛苦,而是艱難。
“僅僅不到兩個時辰的功夫,四千條人命就這麼填進去了,連城樓都沒有攀上去,誰能說說,董卓到底扔了多少人在汜水關上!?”
袁紹猛地一拍麵前的桌案,發出啪的一聲悶響。
沒有人能回答袁紹的話,所有人都麵色凝重,連諸葛亮也同樣如此。
“袁盟主,如果董卓在汜水關內囤積的兵士達到一萬,我看或許我們的進攻就需要從長計議了。”公孫瓚淡淡說道。
眾所周知,如果攻城戰的攻方和守方的人員比例小於一比五,那麼除非城中有內應相助,想攻下城池便是天方夜譚。
如果眾人知道這汜水關居然有三萬守軍,隻怕他們根本不會選擇攻打這裡,倒還不如繞道並州或者荊州,哪怕有江河密林阻擋,隻怕也不會像在這裡一樣白白犧牲兵士的性命。
“傳我軍令,命孫堅將軍再攻一個時辰,如果還不能在城樓上站住,那今日便先撤下來吧。”
袁紹最終還是歎了口氣,擺了擺手。
“喏!”兵士轉身,急急傳令去也。
帥台上再次恢複了安靜,一眾諸侯皆是憂心忡忡,氣氛無比凝重。
前線的戰場上,喊殺聲還在繼續。
意思便是,衝殺還在繼續。
衝鋒的路上布滿了鮮血,死亡的士兵,更多的是傷員,一時間不得死,躺在地上慘呼。
衝鋒攀城的士兵實在太多,往往中間有一個人倒下了,一時間不得死,卻被後方湧上的戰友踩踏而亡。
沒有人有精力顧及路上的傷兵,在這一箭的範圍之內,沒多停留一秒鐘,被城牆上射中的幾率便會大上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