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副將此時心中氣結,麵色已經陰鬱的無以複加。
原本他設計的極好,隻要能守住城牆,便可以利用地利之便,大大方方的把城門讓給對方,一旦對方踏入甕城之中,兩麵城牆夾攻,敵人就算有三十萬兵,憑借這座甕城,也根本不用擔心對方會攻打進來。
然而他卻想不到,自己迫不得已而點燃城下的火油,卻成為了對方最好的戰機!
怎麼可以有人如此異想天開的選擇從陡峭的山壁上攀援而上?
如果汜水關這片城牆丟失,那麼自己就相當於自斷一臂,坑殺對方的策略也就根本無法實施,但現如今敵人已經先後從各處登上了城牆,帶頭的地方將領武力超群,顯然沒有那麼容易打退下去,此消彼長之下,隻怕這汜水關,真的要丟了。
“傳令各營,敵人登城雲梯可運送的兵馬有限,就是擠,也得把這幫叛軍擠下城樓去!”
“喏!”
衝天的大火在燃燒了足足兩個時辰之後,終於熄滅了。
時間也來到了下午。
雙方你來我往的攻勢一直在城牆上進行著,每一秒鐘都有人死去,城牆上這片地方成為雙方寸土必爭之地。
城樓要比城牆更加高聳,從這個方麵來講,從這裡攀城是最為愚蠢的做法。
然而到底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孫堅,拚了眾多兵士的犧牲,他還是架起了兩座可供登城的雲梯通路。
隻不過中路登城的人不多,死亡人數比較其他路軍卻要成倍計算。
以至於這裡還沒有真正在城牆上形成規模。
但是作為對守軍的乾擾,卻已經足夠了。
程普和黃蓋終於勝利會師在城牆之上。
就這樣,以湯衣為先軍的攻城戰,終於在這個時刻暫時告一段落。
這個告一段落並不是隻他們獲取了最後的勝利,而是說攻城軍終於在兩日的時間內,第一次在城牆上有了一片自己的根據地。
汜水關三分之一儘入手中。
此時敵人的反撲一浪高過一浪,這種高強度的戰爭之中沒有人膽敢略微放鬆心神,誰放鬆一絲,便有可能葬送掉這來之不易的戰果。
如果孫堅的中路軍能拿下城樓,那麼汜水關的大局,便可以安定了。
這件事情守軍的副將明白,站在城牆上的程普黃蓋湯衣明白,先鋒軍大營中的孫堅也明白。
雙方似乎又再一次回到了那種互相消耗的情境之中。
可所有人都有意或者無意的忘記了三個人。
那三個在熊熊大火燃燒起來之後,便顯得有些銷聲匿跡的三個人。
孫堅自然是有意的忽略了他們,可守關的副將,可就是真的遺忘了。
城牆的南側,早有三路大軍趁著火光和煙塵的遮掩來到了城牆之下,就在大火熄滅的一刹那,整整十二座高聳的雲梯不分先後的架上了汜水關南側的城牆!
湯衣在大火之中攻城、黃蓋在大火之中攻城、孫堅也在大火之中攻城,程普耍了一個小計謀,等城牆上的守城軍應接不暇的時候,趁著大火從中路打亂了對方的陣型。
這些進攻的前提,都是城下的大火與濃煙籠罩。
這讓守城軍在全神貫注進行防禦的同時,忽略了非常關鍵的一點,那便是原本攻城的敵軍,並不是四路,而是七路!
韓當祖茂孫策,三名將領就趁著城牆上大戰正酣的時刻,把自己的一路兵士安安靜靜的派到了城牆之下,然後等待著火焰的熄滅。
然後便是這十二架雲梯同時架起的壯觀景象!
“南側城牆有敵人來襲!”
“不行!守不住了!”
不斷有驚呼和示警聲音響起,讓守城的副將心裡涼了半截。
還是大意了。
他心中無比憤怒,卻又十分無奈。
他知道,汜水關這片城牆,大勢已去了。
“將軍快走吧,不如退守虎牢關,再堅持下去隻怕您也很難全身而退了!”一名中層校尉衝著他喊道。
“哎!命令把守汜水關的兵士,緩慢後撤!”這名守城兵士一咬牙一跺腳,憤憤說道。
城牆的南側已經陸續有攻城軍登上城牆,憤怒的喊殺聲和慘叫聲接連響起。
那邊是連接虎牢關和汜水關之間唯一的通路,隻要守住那裡,這仗,還有得打!
兩座城門之間相距數百米,現如今這片空場之上一片安靜。
敵將顯然沒有犯這種低級錯誤,把所有的攻城主力一股腦的扔到這裡,要不然勝負還尚未可知。
守城副將向虎牢關退去,耳邊卻在此時突然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