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處,一個看起來無甚特殊的兵士,手中舉著一根造型奇怪的武器,那黑洞洞的管口,正冒氣一股青色的煙氣。
“呂將軍您可彆妄動,要不然我可不保證下一次會不會打到您的腦袋上。”那個兵士微笑著說道。
小隊當中無論是哪個人,都可以在第一時間認出這個武器的名字,這種武器不屬於這個時代,名字叫做槍。
這杆槍做的顯得有些簡陋,看樣子還是前部裝填式槍械,就是那種先加火藥,再加彈丸,還得捅一捅壓實了之後才能有效激發的最傳統的槍械。
然而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這樣的武器無疑已經是可以將所有其他武器碾壓至渣的存在了。
所謂降維打擊,不過如是。
就在呂布琢磨著是不是能夠憑借著自己的速度搶下對方這奇形怪狀卻無比危險的武器時,又有數杆相同的武器對準了自己。
“將軍不要輕舉妄動,我們可不想殺了您。”那人接著說道。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這段時間裡,大軍進城了。
呂布的瞳孔一縮,繼而無奈的歎息一聲,放棄了最後的抵抗。
那些入城的兵士,每個人的身背後都背著一杆與剛剛朝自己激發的那支相同的武器。
如果說威力都像剛剛所展露出一般無二的話,那隻怕自己也根本擋不住對方。
這到底是個什麼暗器?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這武器的射成有多遠?
如果要是能達到百步距離的話,那也太過恐怖了些。
如果曆史沒有受到小隊的乾擾,而是按照原本的路線前進,那麼呂布在調停劉備與紀靈之間發生戰爭時,應該會有一個名叫“轅門射戟”的典故。
在那個典故中,呂布站在一百二十步開外,一劍射中方天畫戟上所懸掛的小枝,技驚四座,以此調停了雙方之間一觸即發的戰鬥。
從他現在的位置到那個用奇怪武器射中方天畫戟的兵士之間,距離三十步開外,雖然自己有些大意,可能有這種衝擊力仍讓呂布心中凜然。
無論之後會不會給自己安上一個守城不利的罪名,自己都算是儘力了,剩下的事情恐怕隻能讓朝堂上那些文官老爺,還有小王大哥想辦法了。
他心中唯一還有一份期盼的是,這些兵士應當是公孫瓚的友軍才好,可千萬不要是敵人。
即便他心中對此事絲毫沒有把握。
讓我們把視線從洛陽城出移開,來到距離洛陽城三十裡外的聯軍駐地。
大軍已經行進了兩日,在齊貞的建議下,整個大軍推進的速度簡直就像是烏龜爬爬,緩慢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十五萬兵士,沿路一邊走,一邊征調糧餉,以備不時之需,畢竟要是真到了洛陽城,董卓沒死,也沒有任何變數發生,總不能真依靠麾下這全部家底去和洛陽城門的硬度做比拚,那真是一件無比愚蠢的行為。
就在昨日的晚間,一個消息讓所有人安定下來。
不出齊貞所料,洛陽城中果然出現了十分巨大的變數。
伴隨著董卓的死訊而來的,還有關於各路諸侯的獎賞和追封。
按道理來講,洛陽大局已定,聯軍的存在自然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皇上有問題的時候需要下屬清君側,現在皇上沒事兒了,你們這些諸侯們自然就應該各自散去,該乾嘛乾嘛。
要不然你們大軍開進洛陽城做什麼?做下一個董卓嗎?
可旨意上很明確的說了要聯軍進入洛陽城,麵見天子,還有要事相商,另外對於袁氏兄弟卻隻字未提,這件事情便頗堪琢磨。
齊貞向眾人名言,這是自己一方的朋友現如今已經掌控住了洛陽城中的局勢,想要叫眾人一起去洛陽商議接下來的安排。
公孫瓚在此時問出了一個眾人心中都疑惑的問題:“你們到底是什麼人?為何能做到如此地步?”
諸葛亮和劉備對齊貞小隊的來曆略微了解一些,卻也很難將這個匪夷所思的答案解釋給眾人聽,而齊貞隻是笑而不語,高深莫測的一塌糊塗。
這兩日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是從後方傳來的,幽州大軍已經徹底占據了冀州,此時公孫瓚麾下的大將嚴綱,已經在實質上成為了冀州刺史。
隻不過有沒有阻攔到袁紹二人,雙方有沒有發生戰鬥,則情況不詳。
既然已經得到了洛陽城的消息,眾人也不再耽擱,整肅大軍開拔向洛陽城而去。
大軍的速度明顯比之前要快上不少,按照這個進度,到不了中午,十五萬兵士便能開始入城了。
幾個人頂在隊伍的最前方,所謂意氣風發不過如此。
齊貞嘴角勾起笑容,想著許久不見的紮卡,還有汜水關上匆匆一彆的王建國,以及那位自己還不知姓名的女隊友,也不知道現在脾氣好些了沒有?
然後他的笑容便凝固在了臉上,因為他的視線內,出現了一支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