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二炮司令顯然是直接斷了讓林疋回去搞研究的心思,所有原本想著差不多就溜掉的科學家們,從這一次開始,也徹底留了下來,目的自然是向這位年輕的教員好好學習知識。
隻不過按照司令員的想法,林疋能在這裡講上幾節課便已經算是不易,畢竟無論是從他的年紀還是接觸火箭的時間來看,他能傳授給那些浸淫此道數十年老家夥的東西必然有限,卻沒想到這一上課就可丁可卯的上了半年,甚至沒有休息日。
林疋倒是無所謂,因為對於他來說,無論是休息還是學習,是做研究還是搞發明,都是他適應這個世界的過程,絕大部分感官失靈的他,自然也很難體會到疲憊這種普通人再正常不過的狀態。
他每日的生活極為規律,每天堅持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每日睡眠時間維持在將將好的七個小時,不多也不少,一天三頓飯正常吃,能量的攝入全部是由他自己把控,二炮特地為他設置了小灶,而他也毫不客氣的將每日的三餐寫成便簽吩咐廚房去準備。
他對食物從來不挑,隻是嚴格的按照最佳的配比來進餐,說來有些可悲,沒有味覺的他,幾乎吃什麼都是一樣的。
他像個機器人,那些科研人員卻很難忍受這種高強度的知識攝入,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年近古稀的老科學家們來說。
雖然他們心中十分想要儘快完成科研成果,乃至於直接讓國家的戰術武器甚至戰略武器大踏步的邁上一個新的台階,然而精力不濟卻成了擋在他們麵前的最大困難。
從那次會議之後,這些老同誌們便學乖了,雖然介於術業有專攻,他們從心中對林疋並沒有完全服氣,但他們至少確定了一件事,這位司令員請來的教官,絕不是像他年紀一樣青澀,他們是能夠在這裡學到東西的。
這也成了這個奇怪的培訓班之所以能夠開班授課半年的最重要的原因。
林疋的適應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原本他研究的方向就隻有控製係統,動力係統隻不過是捎帶手研究著,畢竟以現如今的科技水平,將火箭送上太空並不是件多困難的事情,當火箭脫離了大氣層,徹底擺脫了地球的引力之後,無論主體是否與火箭脫離,燃料艙內到底是混合助燃劑還是核燃料,在完全真空的環境下都會失去絕大部分的效用。
然而這些科學家可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大智近妖的年輕人,他們有很多問題還想要他給出意見。
事情源於這裡進行的第二場會議。
這一次二炮司令並沒有讓所有人都在這裡集結,而僅僅是找來了那些主要負責火箭動力方麵研究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那位姓馮的老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倒不是有意刁難林疋,實在是林疋的理論顛覆了他對於整個火箭設計思路的整體認知。
那些專業的學術名詞二炮司令自然不懂,然而他也知道對方的問題大概意思是如何提
高混合助燃劑在燃料倉內的燃燒問題。
燃燒室絕不是一個密閉的空間,空氣的流動以及供氧,是保障燃料能夠充分燃燒的重要前提。
如果按照現有模式僅僅加裝一個引流器,那麼就必須要考慮空氣的流通速率,而不是讓它變成一個阻隔在氧氣和燃料之間的屏障。
這個問題顯然不是這個時候才萌發的,事實上,早在第一次培訓之後,那些科學家們便連夜坐在一起討論這個新加配件的可行性,然而到了這裡卻再也進行不下去了。
從不能把鑽石上麵掏出密密麻麻的小洞,供空氣流通吧,那樣的話δ還怎麼保持在一定範圍之內?
林疋給出的解決方案也十分簡單,在燃燒室的上方加上薄薄的一層,大概相當於普通人身高,不超過兩米,做一個排風扇。
這個方案一出,禮堂裡麵瞬間變得鴉雀無聲,那些科學家都有些匪夷所思的看這麵前的林疋,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如此高端切精密的儀器,就這麼簡單的加上一個高壓風扇來解決空氣流通問題,是不是有點太兒戲了?
要知道一個火箭的生產,尤其是動力係統這一塊,很大程度也要用到空氣動力學的相關知識,結果林疋居然想出這麼一個大膽,甚至可以稱得上異想天開的方案,就好像是在……糊弄。
林疋看了看眾人難以置信的表情,兀自講起一個之前看到的小故事,內容是說國內有家生產香皂的企業,這個企業的生產線上機器的運轉一切正常,但不知為何,在香皂裝進盒子的環節會有千分之一的誤差,這個誤差在機器上是符合標準的,然而會導致的結果便是一批次的香皂中,總有那麼一兩個香皂盒子裡是空空如也。
於是這個廠子的廠長想儘了一切方法,花了重金聘請了外國專家,采購了一套十分先進的探查去除空盒設備,保證產品在裝箱之前,便從生產線上被踢除下去。
整個過程所耗費的金錢,大概相當於該廠一年出售香皂的利潤,並且用於維護這套設備的費用,每年都要占據廠子總銷售額的百分之五。
這套機具設備也同樣用在距離該廠不遠的另外一家香皂廠裡。
而這個廠長不願意花這份冤枉錢,於是便“重金懸賞”五千塊,讓大家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