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在紅星軋鋼廠運輸科的公告欄前,緊張的氣氛彌漫在空氣中。易中海和劉海中擠在人群中,他們的眼神充滿了期待與焦慮,緊緊地盯著公告欄上那張決定命運的榜單。周圍的家長們同樣焦急等待,臉上的表情各異,有人麵帶喜色,有人則黯然神傷。
劉海中的心隨著視線一行行下移而逐漸沉重,他仔細搜尋著自家孩子的名字,但每次都以失望告終。每一次的尋找都是一次打擊,讓他感到無比的失落。終於,當他最後一次確認時,心中的希望徹底破滅。他深深地歎了口氣,準備轉身離去。
然而,就在他即將轉身的時候,劉海中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了榜單的末尾。突然,兩個熟悉的名字如同一道閃電劃過他的腦海——閻解成、許大茂。他猛地停下腳步,眼睛瞪得圓圓的,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一旁的易中海注意到了劉海中的異樣,好奇地湊近一看,也立刻被這兩個名字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兩人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憤怒的情緒在心中蔓延開來。
“這……這怎麼可能?!”劉海中瞪大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嘴裡不停地念叨著這句話。他的聲音充滿了疑惑與震驚,仿佛無法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
一旁的易中海同樣皺起眉頭,無奈地搖著頭,表示自己也是一頭霧水。他語氣凝重地附和道:“是啊,他們倆平日裡雖說機靈,可也從未聽聞有何特殊技藝或深厚背景啊,怎會如此輕易就被選上了呢?”
周圍的人們聽到這話後,也都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一時間,閻解成和許大茂的入選成為了眾人熱議的話題。有人推測他倆或許隱藏著某些不為大眾所知的才能,亦有人覺得這純粹隻是幸運所致。
然而,劉海中心裡卻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般,各種滋味湧上心頭。但很快,他便意識到,這或許正是生活給予他們的一次深刻教訓,告誡他們不應僅僅依據表象來評判一個人的實力。於是,他輕輕地拍了拍易中海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看來,日後我們得更多地去關注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獨特專長,而非僅僅局限於課本知識。”
易中海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劉嵐的說法,兩人相視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們知道,這次的麵試結果雖然出乎意料,但也給四合院的家長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並且敢於嘗試的人。
然而,這個消息並沒有讓所有人都感到高興。四合院裡的一些人開始議論紛紛,尤其是那些家裡孩子沒有被錄用的家庭。
“哎喲喂,你們聽說了嗎?閻解成和許大茂那倆小子,竟然進了軋鋼廠運輸科!這世道真是變了!”李大媽搖著扇子,臉上露出驚訝和疑惑的神情。
“可不是嘛,想當初他們倆在院子裡瞎胡鬨,誰能想到今天能穿上那身工人製服,端上鐵飯碗了!”王大爺抽了一口旱煙,眼神裡滿是感慨。他的聲音帶著滄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咱家小柱子,天天書念得跟念經似的,到頭來還不如人家會玩兒的。這書念得有啥用?”趙大媽在一旁急得直拍大腿,語氣裡充滿了無奈和不甘。她看著自家孩子,心裡不禁有些失落。
“哎,趙大媽,話可不能這麼說。知識還是有用的,隻是這世道多變,機遇也很重要。”張大爺戴著老花鏡,慢條斯理地分析著,試圖安慰。他的聲音溫和而慈祥,仿佛能撫平人們心中的焦慮和不安。
“機遇?我看就是他們會拍馬屁,不然怎麼就能進運輸科呢?”劉嬸撇撇嘴,語氣裡帶著幾分酸意。她的目光中閃爍著嫉妒和不滿,似乎對那些進入運輸科的人充滿了偏見和質疑。
“話也不能一概而論,說不定人家真有兩把刷子呢。咱們還是得鼓勵孩子們多學習,多嘗試,彆總窩在院子裡。”孫大爺作為院子裡少有的讀過書的長輩,總是鼓勵年輕人要有遠見。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對知識和努力的尊重,同時也表達了對年輕人成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