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威甲天下,投曹【求訂閱】(1 / 2)

大野澤周邊,水路兩軍的呼喝操訓聲,起伏交織。

路上戰馬馳騁。

湖麵上,船艦往來。

其中一艘小舟前方,一個軒昂的身影,不丁不八的站在那。

小船被其氣勁催動,魚兒般靈活,在其他船舶間往來穿梭,呼喝連聲,儘顯威風。

那船頭的身影,是水軍大將甘寧。

湖麵,路上,皆是軍威橫空,操訓正急。

大野澤中間的樓船上,曹操臨窗而立。

賈詡,郭嘉站在兩側。

郭嘉正在打哈欠,來大野澤後,曹操派了四個士卒,片刻不離的監督他自律。

郭嘉現在每天按時吃藥,加倍睡覺。

“你二人與我去看看製備情況。”

曹營準備擴建第三,第四座工造營。

地點就選在大野澤和長江北岸,造船下水更方便。

為此陸續調撥過來不少匠作。

曹操在賈詡,郭嘉伴同下,來到岸上時,便見一艘小舟從側翼登上了他的座駕大船。

船上一少女,衣裙飄飛,靈媚無雙,卻是冀州州花甄宓。

曹操驀然想起有人總結說江南有二喬,冀州甄宓俏的事。

甄煙從其身後的船篷裡出來,見曹操登岸,隔空揚了揚手,巧笑嫣然。

眼看兩女登上大船,曹操收回視線,登岸進入製備營。

入目便見到有人在敲擊馬掌,嘗試往馬蹄鐵上鍛打工造陣列,以便於增持馬的奔跑速度。

這方世界,諸如馬戰方麵的一些改革,出現的很早。

此外的其他方麵,變化倒是不大。

繼續往工造營內部走,又看見有匠作,在拆卸四五種不同模樣,用來犁地的犁杖。

華夏在戰國以前,就有了用牛拉犁的耕作方式。

但早期用的是直犁,效率比後世要低的多。

到唐代,曲轅犁完全成型,效率大幅提高。

早些時候,曹操想起關於犁杖的事,交代下去。講了大概的改良方向,便有工匠對犁杖進行改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包括戰爭的勝負,其根本原因也是生產力的關係。

生產力結構穩定,方方麵麵都會得到發展。

曹操從數年前,就嚴抓耕作,工造等事。

他能連敗各路兵馬,最大的功績在於將兵屯,民屯結合,形成新的屯田方式。

其他人還在為糧食發愁,他最先讓軍隊吃飽,人心變得相對安定,從而戰場效死,進退如一。

此時,曹操來到製備營,卻是看見鄭玄,姚敬師徒也在。

姚敬見到曹操,眼神唰的一下偏到了一邊去。

師徒倆在看匠作們組裝一件器械,是一台近似床弩模樣的器物,下設輪軸,如一台木車。

特彆的地方在於,兩側多出兩個煙囪般,豎立的桶狀物,高度在四五尺上下。

正有士卒,抱著一顆顆石彈放進煙囪裡。

石彈遂從煙囪內,滾落到下方的彈道上。

絞盤上弦的弓弦中間,有皮袋將石彈兜住,如投石機般,將石彈打出去。

其特點在於能連發。

兩側的煙囪中空,好似彈夾,能各自放入五六顆石彈。

當石彈發出去,‘彈夾’中的石彈,因為重力自行滾落,如此循環,能連發十餘次。

其優點顯而易見,射速,連發。

弱點則是威力反而不如原先那種笨重的大型單發投石機。

畢竟體積小了。

這東西用來攻城,威力不夠。

但用來守城,密集如雨的石彈打出去,效果驚人。

這種工造器物叫弩彈機,後世的西方,稱為弩炮,比華夏晚了八百多年才成型。

曹操是從墨子的一卷手稿裡,發現的雛形。

工造這邊用了近一年時間,反複嘗試,才最終製備出接近成品的弩彈機。

眾人試驗其威力,射程不足百丈,比強弩的攻擊範圍小的多。

但石彈射出,猶如重錘,對人馬的殺傷力驚人。

一旦被擊中,普通士兵即便執盾甲也擋不住。

眾人看後欣喜交談,又去看其他製備器物。

比之弩炮,讓鄭玄師徒更動容的是犁杖的改良。

後世用的曲轅犁和以前的犁杖比,首先是將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轉動的犁盤,使犁架變小變輕,調頭和轉彎時,操作靈活,節省了人力和畜力。

鄭玄看後搖頭晃腦的說:

“魏王大才,文賦、武功,縱觀曆史,亦無幾人能望您之項背。”

姚敬把腦袋偏到一邊,假裝看風景,對自家師尊露骨的拍馬水平,不敢恭維。

鄭玄興致勃勃:

“想不到您在工造農具上,也有獨到見解。這新犁變的小巧,又增加旋轉方向。

輕便性,持續耕作能力,比之前的犁杖,進步了不知多少,必可多得糧備。

萬民受益。”

曹操心忖但凡穿越,改良犁杖,幾乎是人均必備技能,沒什麼可值得吹噓的。

“太學籌備的怎麼樣了,明年開春,可能選士入讀?”曹操問。

鄭玄自得道:“我名下學子,正從各地趕赴鄴城。包括江東,荊襄,乃至益州。

我遵王命,又對地方州郡張榜告知,招才以充太學。明年開春,選學之事不成問題。”

曹操念頭起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