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事兒在南陽長壽村的僧人們看來,簡直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可笑。
他們依舊每天敲鐘誦經祈福,過著平淡又充實的生活。偶爾聽到外麵關於修行宮的傳言,也隻是微微一笑,繼續沉浸在佛法的世界裡。
南陽長壽村百姓們見僧人們如此淡定,不禁有些納悶:“這些和尚怎麼就不心動呢?行宮這麼好的地方,他們怎麼就不肯換個地方祈福?”
有好事者閒來無事,心血來潮,便跑去長壽村找那位祈福的大師嗶嗶賴賴。
“大師,您聽說了沒?那行宮背靠的大燕子啊,傳說有神明保佑,大家都說那兒是個祈福的聖地,您去湊湊熱鬨,拜拜神明,說不定所祈福之事就成了呢?”
大師正坐在蒲團上閉目祈福,聽到這話,眼睛都沒睜開,就慢悠悠地搖了搖頭:“祈福啊?祈福可不是去個宮闕拜拜神明那麼簡單。”
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仿佛在嘲笑好事者的淺薄,“修行嘛,講究的是個心境。心中有佛,那你走到哪兒,哪兒就是祈福的好地方。”
好事者一聽,有點摸不清頭腦:“啊?這話怎麼說?”
大師這才緩緩睜開眼睛,笑眯眯地看著他:“你瞧瞧這長壽村,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這不就是個天然的祈福聖地嗎?何必舍近求遠,跑那行宮去湊熱鬨呢?”
好事者被大師這麼一說,頓時覺得有些慚愧,撓了撓頭:“嘿嘿,大師您說得對,是我淺薄了。”
大師擺了擺手:“不淺薄,不淺薄。人嘛,總有個好奇心。隻是啊,祈福這事兒,得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會。不是去個宮闕拜拜神明就能解決問題的。”
好事者聽了大師的話,心裡豁然開朗,連忙道謝:“多謝大師指點迷津,我算是明白了。”
說完,他興衝衝地離開了長壽村,心裡琢磨著以後可得好好修行,不再被那些表麵的東西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