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鎮上來買東西的,向這村裡來的多半會背背簍或者是個籃子,這鎮上的人大多是籃子,大小都有。
還有好些看著衣著都比較好的,會背著斜挎的布包,上麵還有刺繡,倒像是專門逛街的。
江瓷來鎮上還是最喜歡背背簍,買的東西沉了,背在背上也不累。
到家江瓷背簍裡的肉拿出來。
林景盛“瓷哥兒怎麼買那麼多的肉?”
看了看又問,“都是肥的,煉油嗎?”
“一部分煉油,阿盛先給我燒火,兩個灶都燒上。”
“好。”
林景盛這就拿火折子點火。
江瓷把兩個鍋裡都兌了水,去外麵拿劈柴的斧頭。
圍上當做圍裙的一塊布,“哐哐哐”的剁排骨。
看著江瓷利落劈下去的斧頭,臉上麵無表情,還挺亥人。
放下斧頭,把排骨放在盆裡洗洗,洗出一盆血水。
又拿刀把那些肥肉都切成塊。
把排骨放在水裡焯水。
另一個鍋裡加上草木灰,是為了熬製出堿液。
江瓷正在製作穿越人士必會的肥皂!
草木灰熬製的堿液,是為製造肥皂提供堿性物質,來促進皂化反應。
江瓷邊攪拌邊給林景盛解釋,“我要用這些東西做肥皂,一個比皂莢洗衣服洗得更乾淨的東西,特彆是有油漬,洗的很乾淨。”
把煮好的草木灰水倒入鋪好紗布的盆裡,過濾出堿水後,放置一旁,靜止沉澱。
江瓷“這一個東西要放著沉澱一夜。”
景盛就在一旁默默的看著,給予回應。
江瓷把一旁焯好水的排骨和去腥的蔥薑撈出來,裡麵的水刮出來,再兌上涼水開始燉排骨了。
把另一個還有草木灰的鍋給刷乾淨。
江瓷“要熬豬油了,阿盛小點火。”
裡麵的柴火掏出來了些。
把切成小塊的肥肉放入大鍋中,用小火慢慢熬著,把豬油熬出來。
等鍋裡的豬油熬好,用勺子把油給蒸到盆裡。
林景盛“這是用來做肥皂的?”
“是的。”
“不過要是有貝殼就好了,做出的肥皂更好,功能更多。”
“再過段時間,這鎮上碼頭會有那邊海裡來的漁船,會有貝殼。”
江瓷驚訝,“在咱這兒還真能買到貝殼呀!”
在做肥皂時,加入適量的貝殼粉,可以使肥皂的質地更加細膩,增加肥皂的硬度和豐富度,還能起到一定的去除角質和清潔的作用。
沒有加貝殼粉的肥皂可能會比較容易軟化和融化,這樣的話一塊肥皂就不禁用了,浪費的多。
貝殼的添加量也是有一定的學問的,適量或者少量。
若是添加的多了,可能會導致肥皂過於硬和粗糙,影響使用體驗,同時過度刺激皮膚,引起不適。
江瓷把豬油放在一旁晾涼,這剩下的就要等明天再製作。
江瓷“等明天在準備一些竹子,把做好的肥皂倒在竹子裡定型。”
林景盛“那外麵吃發芽的麥子,什麼時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