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應外合?”費揚古思索此法的可行性。
“不錯。”洪太主又笑了起來,“明人對我不防,若現在布局,使我族人在明人境內紮根,事起之日突然發難,明人必措手不及。費揚古叔叔,明人有句話說的可好,叫再堅固的城池,隻要內部亂了,也就不堅固了。”
“八阿哥的法子很好,奴才回去之後就跟汗王說。現在著手,正是時候。想來八阿哥也知道,李成梁對汗王起了疑心。再有三貝勒這事,我想,將來我建州總免不了跟明軍廝殺一場。”費揚古決定回去之後就和何和理他們商量,然後請汗王廣派細作入遼東境內。
洪太主嗯了一聲,道:“其實與攻城拔寨相比,人心更重要。我認為以武功戡亂,以文教佐太平,才能使我建州崛起。不論建州還是漢人,亦或蒙古,在我境內即為我民,當妥善安置,不使將士區分看待。漢人有句話,叫眾人拾柴火焰高。”
“八阿哥這些想法,真是叫人開了眼界。”費揚古對洪太主真是刮目相看了。
“漢人的讀書人也要善待。”洪太主想了想,“費揚古叔叔,我想這次入遼,順便看看有沒有漢人的讀書人可以招納,若可以的話,我便帶回幾人回建州。”
“這些是小事,八阿哥自己做主就行。”費揚古當然不會反對,不過前提是得把劄薩克圖的事情辦好。
洪太主見費揚古答應了他,不由很是高興,二人又說了些話。城門開了,李永芳派人將憑條給了他們,費揚古當即下令部眾立即出發。
………
魏良臣一共調用了250名降倭,這些是大島和山本等人選出來的,餘下的人仍留在鐵場。
250名降倭被編成了十個隊,每個隊都由那些降倭頭目擔任,又設了兩個分隊長,一個就是山本,另一個則是大島。
給趙大豐的牌條,魏良臣開具的是“備匪”名義,即臨時征調降倭充當巡檢課兵使用。完事之後,仍回原處。
官麵上,魏良臣不過是兩殿舍人,即便是有協辦錢糧欠款副使差事,但“備匪”一般是由當地的兵備道負責,他的官身是不具備這個權力的。
但是,趙大豐不敢置疑,捏著鼻子認了。
田剛等人將武庫中的兵器配發下去後,魏良臣就下令立即向長勝堡出發。
行至東勝堡時,葉赫東哥卻差人送了情報來。
“洪太主?”
良臣覺得這名字聽著十分熟悉,又十分彆扭,想了半天,愣在那裡:難道是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