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大恨的主人公(2 / 2)

司禮監 傲骨鐵心 4251 字 10個月前

良臣聽後有點明白了,難怪剛才楊鎬說什麼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趕情他這是要拿炒花部落開刀。

隻是,他心中有個疑惑,那就是楊鎬此次出關,是欽差大臣不假,可這個欽差隻是督辦錢糧欠餉事的,他有權力調動兵馬征戰?

不過楊鎬有沒有這個權力,不歸良臣過問,具體情況他也插不了手。或許,楊鎬此次出關,萬曆有可能真給了他什麼尚方劍,獨斷的權力。看架勢,這仗想來是定要打的了,不然楊鎬也不會說的這麼詳細。

又聽了一會,良臣突然明白楊鎬為何要興師動眾謀劃攻打炒花部落了,因為楊鎬想要邊功。

傳聞說萬曆有意啟用楊鎬取代現任遼東巡撫李炳。空穴不來風,結合楊鎬著急想要邊功一事看,這傳聞估計八成假不了。

一旦楊鎬取得邊功,重新複為遼撫便是順理成章的事。畢竟關門軍變這件事給了萬曆一個大大的警告,那就是遼東方麵,現在有點失控了。

楊鎬當年縱是有諱敗為勝的大罪,但對於朝廷,對於皇帝,他還是忠心耿耿的。要不然,萬曆也不會重新起用他。這督辦錢糧欠款事便是一個台階,一個讓楊鎬能夠被滿朝文武接受複起的機會。

“大人要打炒花不難,那炒花年紀大了,不足為慮,倒是其子黃台吉頗有武勇。”

良臣正想事時,卻聽到了“黃台吉”的名字。

“舍人有所不知,這台吉乃是蒙古人的封號,炒花有一子名黃台吉,此人年輕有為,這些年曾率部寇過我朝邊境。”蔣方印閒來無事,又得楊鎬默許,見魏舍人疑惑那黃台吉,便為他解釋了幾句。

良臣頓時釋疑,自己這也是被“皇太極”弄怕了。

其實台吉是蒙古貴族的封號,和建州的貝勒、貝子是一個意思。如被良臣割喉的洪太主其實就是滿語台吉的意思,在建州內部,也一直是以“黃台吉”稱呼這位八阿哥。而在明朝這邊,則以“洪太主”相稱。

沒有良臣的曆史上,洪太主登上汗位後,有人獻媚說黃台吉當大汗是天意,且發音聽起來像是漢人的皇太子,故而以此證明洪太主天生就是應該做太子繼承汗位。現在,洪太主是沒法再讓人獻媚於他了,有的話,也是鬼。

那兩個壯漢長的真是鐵塔般的形象,一個如猛張飛般,一個則如黑李逵般,也不知楊鎬從哪找來的這兩人。

而看這兩人對楊鎬的態度以及說話語氣,似乎早年二人就跟隨楊鎬,且都參加過抗倭之戰,是楊鎬一手提拔出來的人。

“要打動作就得快,要不然李家人一插手,大人這事多半要黃。”像猛張飛的那個壯漢突然就說到了李成梁,說完,似覺不妥,還朝魏良臣看了眼。

“這位是參將王維棟。”

蔣方印低聲和魏良臣說了幾句,大意這王維棟原先是山東人,楊鎬見他長的壯實,又有一身武藝,便帶在身邊。後在朝鮮立了功,楊鎬保他為參將。這些年一直在遼東任上。不過也正因為他是楊鎬提拔出來的人,和李家尿不到一壺,因而也遲遲無法得到升遷,要不然早升總兵了。

楊鎬此次複起,對於這王維棟而言,無疑就是利好消息,因而一接到楊鎬書信,就急忙趕來沈陽,絲毫不顧忌遼東都司那邊。

楊鎬擺手道:“李成梁那邊,我自會跟他說。彆人的麵子他可以不給,我的麵子他必須給。”這話說的十分自信,他也的確有自信的底氣。當年,他為經略時,李成梁名義上就是他的下屬。

“噢,對了,尚伯芝,你手裡能調動的人馬有多少?要是少了,大人這番謀劃可不好辦。”王維棟忽的問那個長的像李逵的壯漢。

尚伯芝?

魏良臣怔怔的看著那個李逵:原來是你!

“我國素順,並不曾稍倪不軌,忽遣備禦尚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文字之間毒不堪受。所謂惱恨者七也!”——奴爾哈赤七大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