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笑聲來的那麼突然,那麼莫名其妙,直叫魏良臣暈頭轉向,不知楊鎬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嘿,我就知道。”楊鎬搓了搓手掌,剛才的異樣表情不再,取而代之的仍是先前的和藹可親模樣。
你知道什麼?
楊鎬冰火兩重天的表現讓良臣手腳冰涼,麵目僵硬,心中一個大大的問號。
楊鎬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你剛入仕途,又是雜流出身,自是想要上進,這是好事,為師也很高興。隻是,大清啊,想要上進是好事,但若為上進惹出邊釁來就得不償失了…你可知道,洪太主這件事,你可是闖了大禍了。”
“老師,我…”良臣想要為自己正名。
楊鎬卻擺手示意他彆說話,“你不用說,我懂。”說完,露出會意笑容,“誰還沒個年輕時,想當年我剛入仕途時,也有急功近利的時候。”
“…”
良臣聽著不是味,怎麼感覺楊鎬是把他往溝裡帶。按他的說法,太子河一戰完全就是他魏良臣一手弄出來,甚至是誣陷。原因,是他魏良臣想要邊功。照這個說法一路下去,洪太主他們斷然是冤枉無辜。
“爾等莫慌,本官隻是借你們人頭領個功勞而矣。”——殺良冒功,魏良臣乾的這事。
良臣哭笑不得,他沒想到楊鎬竟然會這樣想,他不能再讓楊鎬繼續推測下去。方向錯了,就代表路線錯了。路線錯了,就全都錯了。
隻是,他想開口,可楊鎬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叫他十分憋屈。他想到了宋獻策那個王八蛋,這楊鎬怎麼跟宋獻策一個德性,都是自以為是呢。
“大清放心,既然你我有緣為師生,我這做老師怎麼也不會讓你吃虧。”
楊鎬不以為自己的推測有問題,這件事怎麼看都像是殺良冒功。此事和那長勝堡的守備脫不了乾係,事情發生在他地頭上,報捷的又是他,說這守備和魏良臣沒有勾結,騙鬼呢。
殺良冒功這種事,在九邊倒不算是稀罕事,就李成梁坐鎮遼東這幾十年,乾的還少了?當初他被劾罷歸京,不就是因為殺良冒功的事情被禦史揭發出來麼。
小小年紀,仗著鄭家支持,貴妃看中,想要趁勢做點事來證明自己,這種心情,身為過來人的楊鎬十分理解。隻不過魏良臣有點玩大了,竟把建州右都督的兒子殺了,這就讓事情有些棘手。
不過,正因為此事棘手,楊鎬才更要為他的好學生做主。他又冷笑一聲,這次不是衝魏良臣,而是奔李成梁去的。
“兩百多人入邊,還攜有武器,李成梁卻與我說他們是來做生意的,是被誤殺。嘿嘿,他當我是傻子不成。這些年,他跟建州眉來眼去,彆人不知道其中的齷蹉,我能不知…大清放心好了,李成梁若找你麻煩,為師便先找他麻煩。不說出個所以然來,他李成梁便等著為師的彈章吧。”楊鎬說著就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一臉有我在,誰也動不了你的護犢形象。
“老師,其實這件事學生之所以知道,乃是因為…”魏良臣很是感動,雖然楊鎬的方向錯了,但他的態度是對的。
心中一動,想到了一個好借口。那就是有關洪太主入寇的事情是劄薩克圖透露給他,至於二人是怎麼聯係的,又如何認識,再好解釋不過。天地良心,打北京城那會,他魏舍人就跟劄薩克圖認識了。
正要說,楊鎬卻又打斷他道:“為師已經發文建州,叫那奴爾哈赤來沈陽說清此事。他若不來,這邊功為師替你跟朝廷爭。他若來,你也不用怕,不就死了個兒子麼,多大的事,回去再生就是。”
...........
作者注:不必對表字大清有過多解讀,純屬巧合。大清,本意大道清明,不能因為被韃子用了,就鄙視這兩個字。中國曆史上,字大清,叫大清的不乏其人。如果有部分讀者真覺不爽,那不妨痛罵一聲良臣:“狗日的大清吧。”
他,不會介意的。這一點,我以人格擔保,因為我和小千歲一直保持緊密聯係。如果你們不信,可以打賞點銀子,我幫你們轉交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