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楊鎬這個遼東巡撫罩著,自家背後還站著萬曆和鄭貴妃,不在遼東一展身手,弄個富家翁做做,未免可惜了。
良臣也清楚,他可以伸手,但卻不能太貪。
高淮雖然倒了台,新任的遼東礦監張曄給高淮來了個全盤否定,但要他不插手遼東貿易卻是異想天開了。
說一千道一萬,張曄最主要的使命不是替高淮擦屁股,而是繼續替萬曆的內庫弄錢。如果不能完成這個任務,張曄和東林黨關係再好,這礦監稅使的位置也坐不下去。
如此,便意味著,高淮弄的那個福陽店很可能會換個牌子繼續營業。
因而,張曄那裡,肯定要分塊肉。
李成梁那邊,也不可能全盤放手。就算他願意,手下人也不願意。都是撈慣了的,哪能說收手就收手呢。上上下下那麼多張嘴,斷人財路,無疑是殺人父母啊。
李成梁為何能輕易就能鼓動起關門軍變,根子還不是因為高淮擋了那些大大小小軍頭的財路麼。
你不讓我過的好,我就讓你過不好。
將心彼心,這事,擱哪都不稀奇。
兩京十三省,最近鬨出的礦監稅使被殺、被逐的事件還少了麼。
以楊鎬的短暫巡撫經曆,李家的勢力固然會受到影響,但也僅僅是傷筋,不可能動骨。
要知道,就算十年後的薩爾滸之戰,李如柏都是一路軍的主將呢。
而且楊鎬這個還算念舊,當年他和李如鬆關係很好,和李如梅也處的不錯,就算打壓李家,大抵也是點到為止。
隻要李家不跳出來破壞他的攻打土蠻大計,良臣可以肯定,李家那塊肉隻是稍稍小些,斷不會就此沒了。
但即便如此,這塊肉還是能漏出一塊來的。
這塊,楊鎬夠吃,也夠良臣解饞。
有財,大家發嘛。
並且,這事還有個好處,就是能跟張國紀形成一種長期合作關係。等將來他成了國丈後,這關係必然更加緊密。
單是一個乾爹還不行,這世間無論什麼事,必須要長來長往才好。
遠親還不如近鄰呢。
四顆珠子買一個皇後娘娘加一個國丈,舍人可不是白出血的,他可是坐等大盤上揚,牛市大吉。
另外,馬上要過年了,弄點錢,也好過年嘛。
“國紀兄不妨趟趟路子,至於本錢麼,我這倒是能出一些,如果國紀兄看得起,就算我入個夥如何?”
良臣開門見山,張國紀沒錢,他可以幫襯一點。蔣方印那裡肯定也會出錢,要不指著張國紀一人,能乾出個什麼來。
蔣方印一聽,頓時大喜,魏良臣雖是雜流京官,但卻是貴妃娘娘的人,自家恩主為了跟貴妃娘娘長期交道,都要收對方為學生。現在這人主動提出合夥做生意,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張國紀自是無意見,他人生地不熟,又沒本錢,全指著蔣方印。蔣方印都說好,他當然更說好了。心裡想著,做生意光有錢可不行,得有勢。自家這閨女的乾爹背景不小,有他幫忙,這生意可謂是沒做就賺了。
“不過光有本錢,卻無貨源啊。”
張國紀進入角色很快,馬上想到了貨源問題。如果不能直接從當地人手中收購,利潤肯定沒有多少的。不管什麼東西,隻要過一道手,價錢立時就會高出來。商人,逐利。沒有成為國丈之前,張國紀也不能免俗,他當然希望以最低的價格拿到貨了。
遼東貨物來源大半在女真那邊,建州就是主要的貨源地,這個貨源地眼下的實際把控者是李家。所以想拿到一手貨,對普通商人而言,基本上是沒戲的。
不過這事對良臣而言,卻有戲。
他不必跟李家搶建州的貨源,他有自己的來路。
東哥的友情,也是心連心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