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注:前文出現“噸”這一明顯後世用語,是為了方便。
明朝計量是兩,分,鬥,升,合、斛、石。
當然,後麵儘量不出現後世計量名詞。
………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真不是虛的。
得了好處的陸太監也罷,收了小利的諸太監也好,一個個對良臣都是好的不得了。
太監們取來的樣貨都是冷兵器,大刀、長矛、劍戟、長弓,另外還拿來了鐵甲和棉甲,還有一方一圓的兩種盾牌。
良臣一一拿起過目,雖不是行家,但這些樣貨看起來是沒有問題的。大刀看著很鋒利,削發如泥是不可能,但一刀砍下去,骨肉分離定能做到。矛頭也很尖,矛身是類似秦良玉白杆兵使用的蠟杆,很硬。
試了試弓弦,良臣不知道這算幾石弓,直覺力道很大,像他這種沒有經過訓練的人,無法做到短時間內連續拉弓。鐵甲也拎了拎,怕有幾十斤重。就良臣這身板,穿上可以,出去到校場上走一圈卻是夠嗆了,更彆提上陣殺敵了。
盾牌又叫“挨牌”,顧名思義,是防守的裝備。方形挨牌是列陣插在正麵防禦敵軍用的,圓形那種則是舉在頭頂上方防箭頭用的。
良臣練兵,除了要在東南海上橫行外,最大之敵人肯定就是關外之建奴。而建奴騎射有名,與明軍對陣之時,常憑利箭攪亂明軍大陣,其後才以騎兵突擊。後期之時,則是能做到完全火器壓製明軍。及至入關,清軍之主力就是漢人三順王及吳三桂的火器部隊。
取其長而棄其短,建奴學習模仿能力比之明軍要強出無數頭。於戰爭中學習打仗,於戰爭中壯大自身,自奴爾哈赤以下,建奴軍事集團確是人材濟濟。至成功殖民中國後,拋棄火器,於建奴本身而言也是明智之舉。
畢竟,其族人少。
火器這玩意,隻要質量可以,握之小兒手中,都能使親王貝勒斃於馬下。
從實戰角度出發,在無法形成足夠的火力壓製前,良臣肯定需要給自己的士兵配備大量盾牌,棉甲也要。
擺在良臣麵前的這件棉甲內襯鐵片,外用銅釘固定,總重不過十來斤,比之那幾十斤一件的鐵甲要輕巧得多,製作也很簡單,可以大批量生產,很合良臣心意。
未來,終是火器的時代,鐵甲這一塊,他是不考慮的了。除非,這九年時間內他小魏公公天天撞南牆,於武器研發上麵一無所成,逼得他要花重金給自己的軍隊配備隻有軍官們才能穿的鐵甲。
很滿意,單從看到的樣貨來講,良臣絕對是喜出望外了。隻是,他懷疑他看到的可能就是這軍器庫最好的。
他有注意到,有些樣貨上麵明顯有油跡。這說明什麼,說明是一直在用心維護。然而結合兵仗局的作風,一幫太監天天用心保養武器裝備,實是難叫他相信啊。
見良臣遲遲不決,陸太監以為他心中有什麼顧慮,就在邊上笑著道:“莫要擔心什麼,看中什麼就說,叫他們畫了便是,價錢方麵都好說。”
良臣猶豫了下,於陸太監明言他想入庫細看。
陸太監何等聰明人,頓時知道良臣擔心什麼,哈哈一笑:“但管去,但管去。見著好的,直接叫他們取出來裝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