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兩口什麼都不知道,二媳婦也是哭哭啼啼的,一問三不知。
官差見問不出什麼,便走了,之後一直就沒來過。
消息也確實了,譚千牛傷人潛逃,不知下落。
有關許寡婦自殺的事也是眾說紛紜,說的最多的就是許寡婦跟城裡一個人好了,然後不知怎的叫小叔子知道,最後引發的案子。
裡正和鄉老曾到譚家來過,說是讓老兩口到縣裡把大媳婦屍首領回來安葬。結果老兩口卻破口大罵死去的大媳婦,說這狐狸精不守婦道,在家不孝順,在外麵也儘惹事。不但克死了丈夫,還連累小叔子。要他們去收屍,想都彆想。
裡正和鄉老勸了會,見老兩口不理會,隻得無奈走了。
譚家安靜了幾天,這幾天老兩口也始終沒有出去。
譚千牛也一直沒有回家。
宋捕頭帶人過來時,老兩口一個在廚房煮粥,一個在門邊編東西。
見到官差上門,老兩口一驚,老頭上前問什麼事。
“什麼事?”
宋捕頭掃了眼院子,朝手下人示意,頓時捕役上前就鎖老頭。
“你們乾什麼,為何鎖老頭子我!”
老頭嚇壞了。
宋捕頭其實也說不出什麼來,所以懶得說,隻要手下快些,把那老婦也抓了。
老婦倒是比老頭厲害些,看到捕役奔廚房來,順手就舀了一瓢熱鍋裡的水往兩捕役臉上潑去。
那兩捕役嚇了一跳,趕緊閃到一邊躲開,然後迅速上前將老婦手中的瓢打掉,將她往外拖。
“你們這些殺千刀的,我大媳婦死了,兒子叫人你們嚇的不敢因家,你們不去抓凶手,來抓我們做什麼!”
“我兒子是冤枉的,冤枉的!”
老婦又抓又撕的,把捕役臉上都給抓破了。因對方年紀大,那兩年輕捕役不敢下重手收拾她。可越是如此,老婦就越是凶。
宋捕頭一看這不行,上前就用刀把砸了老婦一下。這一下可把老婦砸愣了,也砸怕了,不敢再撒潑。
譚千牛的媳婦馬氏聽到動靜也從屋內走出,不等弄明白發生什麼事,捕役就過來請她去縣裡一趟。
“我犯了何事,為何要去縣裡?”馬氏有些膽小,聲音都發顫了。
“到了縣裡你就知道了。”
宋捕頭倒也沒有為難馬氏,馬氏見公婆都叫抓了,知道反抗不得,可又不敢去縣裡,便說兩孩子尚小,不能沒有娘照顧。
“孩子你都帶上,外頭有馬車。”
宋捕頭示意一個捕役進去將兩孩子帶出來,馬氏不敢多言,低頭拉著兩兒子戰戰噤噤的上了馬車。
外麵已然圍了不少村民,見著譚家人都叫官府抓走,村民們頗是詫異,不知道官府為何要抓人。
宋捕頭叫來裡正,與他說了幾句,裡正聽後點了點頭,要村民們不要圍觀,耽擱官府執法。
“他叔,老譚家這是犯了什麼事,怎的都叫抓走了?”
“是啊,不是譚老二犯的事麼,官府拿他爹娘做什麼?”
“……”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句的,裡正連擺手,示意他們彆吵嚷。等到官府的人走後,才對他們說譚家人知情不報,官府這才抓人的。
“你們可曉得,譚老二打傷的那人兄弟是誰?”裡正一臉神秘道。
“是哪個咧?”
村民們叫裡正這模樣弄得好奇心大起。
“是做老公的咧!”裡正一拍大腿,帶著十二分驚訝道,“聽說是在皇爺身邊當提督太監的!”
“呀,那譚老二可是死定了!”
村民們叫這提督太監的官職給嚇到了,他們不知道這提督太監是多大的一個官,可越是不知道,才越害怕。
“可不是,不止譚老二死定了,恐怕譚家人都要倒大黴嘍。人可是提督太監,皇帝身邊的紅人,自家兄長叫傷了,能和他譚家罷休?照我說,譚家,怕是完嘍。”裡正說話時,一臉的唏噓。
村民們也是個個驚的合不攏嘴:這譚老二怎的就那麼不開眼,打了提督太監的兄長呢。
很快,這事就如一陣風般,迅速傳遍整個草垛鎮。
次日,提督太監魏公公一行趕著大車小車回到肅寧時,滿縣都流傳魏太監草菅人命,要報複譚家人的傳聞。
………..
宋捕頭在城門口侯著,一見良臣騎馬過來,就迎上前,恭聲道:“魏公公,按您的吩咐,小的已把譚家人拿在牢裡了。”
“一個不少?”良臣在馬上高高問道。
“一個不少!”宋捕頭躬了躬身。
“辦得不錯。”良臣點了點頭。
“公公是現在就去提人審麼?”宋捕頭問道,牢裡那邊已經準備好了,就等魏老二去呢。
為了避免麻煩,知縣顏良今天一早就特意找了借口下鄉。王主薄也在家裝病,今兒縣裡就他宋捕頭在撐著。
“審什麼?”宋捕頭的話讓良臣有些不解。
宋捕頭一怔:“審譚家人啊。”
“有什麼好審的。”
良臣沒理宋捕頭,徑直打馬進城。
走到城門邊,發現上麵貼滿了通緝譚千牛的告示,不由看了幾眼,叫來趙明,問他畫的可像。
“稟公公,不太像。”趙明如實說道。
“不像貼著做什麼,”良臣擺了擺手,“來人啊,把這些都撕了。”
“魏公公,這是?”宋捕頭一頭霧水。
良臣看了他一眼,不緊不慢道:“咱家這筆賬與譚家人算便可,無須那譚千牛了。”
………
《蜀山世界笑傲行》,一個曆史作者改行寫的仙俠,據他自己說,創意無限,腦洞無限,就是不知有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