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出了這種事,彆說縣裡兜不住,就是你魏太監也休想脫身。
承平日久,朝廷對於人命看的很重。
匪徒彆論,單說百姓,一地有超過十人以上的死亡案件,刑部和大理寺都得緊急派人前往查探,甚至於錦衣衛和東廠都得趕去。
事後,總有烏紗帽掉地,滾幾顆人頭下來也平常。
況上百人?
宋捕頭眼皮直跳,很想勸說魏老二是不是宣布改期,然後分批挑選,這樣就能避免出現重大傷亡事故。
良臣也想改期,但遲了,人都來了,這會宣布改期會有損他的威望,也會讓百姓有困惑。
若是因此讓報名參加的那些青壯打退堂鼓,肯定得不償失的。
但怎麼做才能確保不出事呢?
良臣前世連個學生活動都沒辦過,陡然就要處置涉及上萬人的活動,實是急眼。
正遲疑時,七舅姥爺郭大風帶著一幫家裡的晚輩們過來,催問良臣為何還不開始的。
良臣直言人太多,他怕會出事。
郭大風聽後卻拍著胸脯說不會出事,讓外甥孫趕緊開始,他老人家今天要給外甥孫掌眼呢。
接著又要良臣看看他帶來的幾個郭家晚輩如何,是不是能給賞個官做做,鬨得良臣頭大,很想踢這舅姥爺一腳,讓他有多遠滾多遠。
終是忍了,尋了借口把這七癩子打發走。回首再看洶湧人潮,眉頭緊皺,想了又想,讓宋捕頭趕緊派人到城裡買繩子,然後又讓周安派兵砍樹做樁。小田那邊則趕緊去找生石灰,又命兩個飛虎兵隊長馬上將河灘岸畔的擺攤小販全趕走。
眾人不明所以,卻都按著吩咐做了。
良臣也是照貓畫虎了,前世多少也出去旅遊過,見識過景點前的人員分流通道。再差,銀行櫃台前的樁子總知道吧。
他是想把靠近河麵的地方清出來,用石灰劃上線,專門用於選兵所在。然後從左到右劃分二十排通道,每排都用數十米長的繩子係在木樁上相隔,參加選拔的人群由這些繩子隔開的通道一一朝前參加。中間安排兩三個拿刀的飛虎兵看著,膽敢有人亂竄,抓出來先取消選兵資格,再交宋捕頭發落。
這樣一來,隻要核心區明確,人群分流,沒有擁擠現象,就能最大程度避免推搡爭趕這種事情發生。
繩子很快買來,樹也砍了不少,正定兵正在忙著削尖作樁。生石灰有點難找,好在衙門裡有人知道哪裡有,小田趕緊帶人趕去。
隻消將河灘上的小販和人群趕走,就能馬上清出地方來。
哪知,小田那邊石灰還沒弄來,河灘上倒是有人扯著嗓子大叫起來:“魏太監打人了!魏太監打人了!大家快來看啊,太監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