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音辨人心。
大風起兮雲飛揚,數英雄兮魏良臣,安得勇士兮吞四洋。
…………
丁孝恭因禍得福的故事,三天之內就傳遍了高郵。
人人得羨這丁麻子走了好運,聽說魏太監不但給了他一百兩安家銀子,還賞了個小旗官,隻待腿傷好了後就隨侍魏太監左右,以後前程無量。
當得知丁孝恭的妹妹過幾天就要出嫁,卻連嫁妝都沒辦妥,魏太監二話沒說就又往丁家送了五十兩銀子,且叫左千戶等人親自替丁大妹主持婚禮,這可真是給了丁孝恭天大的麵子了。
當然,左千戶等人親身親曆的卻又是另一個故事模版了。
魏太監是“人材難得”,可不管是給丁孝恭的安家銀子還是丁大妹的嫁妝,都是他左千戶所一手籌辦的。
不但如此,魏太監還以“受驚過度”、“失血過多”、“錢糧緊張”等名目敲詐了他左千戶所三千兩銀子,另又勒令左千戶所出兵一百以為調遣。
又要錢又要人,不給吧,那瘟神就在門口坐著。
丁孝恭這事又能隨時拿出來,扣他們左千戶所一個陰謀剌殺欽差內臣的罪名,到了,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下麵破財,上麵也好不了那裡去。
甭管你是什麼人,在魏公公眼裡都是一樣的。
高郵衛指揮洪天兆也是花錢破災,錢家被滅門這案子一出,任誰也得掂量這“誅魏”還能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殺戮的好處便在於不會再有殺戮。
高郵一州三縣都安份了。
魏公公乾兒寶樂這幾天不是在這個千戶所轉悠,就是在那個千戶所轉悠。今兒是衛指揮大人的座上客,明兒是知州大人的宴上賓,後天是知縣大人哥倆好,幾日下來,收獲累累。
高郵知州郭廣盛和衛指揮洪天兆聯名上書朝廷,為欽差提督海事太監魏良臣請功,稱其勇於破賊,關心民生。
勇於破賊自好演繹,錢家都叫滅門了,哪個還肯出頭與魏太監過不去。這家底子也不乾淨,前賬後賬一翻,苦主都不用上門動員,材料就能堆老高。
關心民生這塊,也是樁樁有據,地方上都看在眼裡的。魏太監連日於各縣慰問窮苦百姓,給米給油還給肉,萬人傘都弄了兩把。
這些,不給報上朝廷,地方官紳還有良心嗎!
除了給朝廷的請功奏疏,軍政兩個單位也是廣派貼子,召集士紳商戶齊聚州城,響應魏太監提出的捐款號召,最後計募錢財四萬餘兩。
地方上出錢送瘟神,軍隊這塊是出錢也出人。
高郵衛五個千戶所一共叫魏太監弄去五百多人,說是帶到吳淞海事特區加強培訓,待培訓屆滿再發回。
話是這麼說,人什麼時候回來,誰個說的準。
你要說不合規矩吧,魏太監跟你講人情。
你要說講人情吧,魏太監跟你講道理。
你要說講道理吧,魏太監跟你講誰拳頭硬。
最後,得出一個公論——誰拳頭硬誰就有道理,有規矩。
魏太監也不是光到處敲詐,也是辦實事的。
在他老人家的提議下,高郵商人率先發起江北商會,並一致同意將商會設在海事特區。凡商會會員,也均在特區設立行商所在。
魏公公親切接見了江北商會高郵籍商人,對他們響應號召,為國分憂,共創海事大計的精神表示高度讚賞。
並表示創立海事特區是皇帝陛下的高瞻遠矚,是大明朝廷的一次開創性革新,是一次真正的變法,也是一次真正的改革。
會後,魏公公揮豪潑墨,題寫“改革春風吹滿地,高郵人民真爭氣”寄語送於與會商人。
次日,魏公公大擺儀仗,自高郵城出前赴揚州,知州郭廣盛和衛指揮洪天兆等人親自出城歡送。
據說,魏太監是去揚州接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