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樁則是應對他魏公公在江南所為予以肯定,至少無錫事件必須是東林書院的鍋。
第三樁則可能會“催逼”他小魏趕緊辦正事,彆在磨蹭。
除此之外,大概也會用“訓戒”的口吻讓他小魏不要再惹事,弄不好旨意中還會有要放還東林師生的內容。
對於放人這件事,魏公公也有自己的盤算。
隻要萬曆肯定自己所為,魏公公肯定要給皇爺麵子,不說全放,至少也得放一半回去。這樣皇帝有麵子,東林黨那邊起碼也能消消火,南直官場的輿論風潮也能暫時弱上一弱。
至於放哪些人回去,魏公公這邊也是有名單的。
總之,皇爺給排麵,公公就不能讓皇爺難辦。
他準備向東林師生捐款一百兩,用以資助他們重修書院。甚至可以再捐幾十兩替顧憲成修個雕像什麼的。
這些,都是麵子活,不牽扯鬥爭底線。
因是頭次正經接旨,魏公公手下沒人懂這方麵的事,所以李維和田剛二人自告奮勇,帶著手下幫著魏公公張羅。
魏公公看在眼裡,對這兩位錦衣衛的兄弟十分欣賞。趕明尋個機會,得幫這兩位昔日的“跟班”買個百戶做做才行。
這是暗著把手往錦衣衛伸的更深些,為將來移宮打基礎。
單一個北鎮田爾耕,力量未免薄弱了些。
且這位未來的田大都督此時與他魏公公之間的關係其實算不得多親密,隻不過各取所需而矣。
相較他小魏公公,田爾耕此時抱的大腿可是司禮大璫金忠。將來真有事,很難保證田爾耕會給駱思恭來個反戈一擊。
因而,得多弄些雞蛋。
李維、田剛等錦衣衛的底層校尉攏挌好了,關鍵時候也是一股力量。
就是不知許顯純這會去哪了,魏公公在京中時曾向田爾耕打探過許顯純中武舉之後是不是進了錦衣衛,但田爾耕並不知道。
所以,公公一直懷疑許顯純這個皇帝的表大侄子是不是真的頭腦一熱,孤身去了邊關從軍。
真那樣的話,許顯純就真是一條漢子了。
“公公,香案備好了!”
李維和田剛設好香案之後,一臉高興的看著魏公公。
魏公公拍了拍二人肩膀,這是一個十分熟呢的動作,一點也不將二人當外人的動作。
爾後,帶領左右一齊跪拜於地。
王體乾也準備妥當,上前輕輕嗓子,揚聲道:“魏良臣,接旨!”
“內臣接旨!”
魏公公沒有半點含糊,期待的等著王體乾宣旨。
王體乾朝魏公公輕笑一聲,然後神情一肅,從懷中取出一卷用黃綢係緊,兩端各有密蠟封口的聖旨。卻是沒有直接打開,而是示意李維和田剛二人上前察看封口是否完整。確認完整後,由李維簽押。
這是宣旨製度,如果宣旨對象是地方官員的話,則還要經審驗幾道程序,由陪同官員簽押,以確保聖旨無誤,之後還要備案在冊,隨時供察驗。
並非宮中來個人,到地攤開聖旨一宣了事,接旨人將旨意往家中一供就行的。
本朝製度,聖旨從票擬到批紅至下發,前後至少要經六道程序,內中最關鍵的一道則是六科給事中的附署。
缺一不可,缺一即為假。
因魏良臣是內臣,萬曆所頒旨意未經內閣票擬,也沒有司禮批紅,是中旨。因而,程序方麵就簡單很多。
錦衣衛查驗完畢後,王體乾即解開密封,緩緩攤開,正欲揚聲宣讀,神情卻是一滯,愣在了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