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帝的繼承者魏(1 / 2)

司禮監 傲骨鐵心 6562 字 10個月前

音樂無國界,漢字也無國界。

安南商人裴光袍不會說漢話,卻能寫漢字,讓魏公公為漢字的魅力感到驕傲和自豪。

書同文,車同軌。

大一統王朝的根基從來都是漢族之文明。

漢字漢語便是這文明最堅硬,也是最不可動搖的基礎。

誰敢動搖漢字漢語在中國的地位,誰便是中國之大敵,人人得而誅之。

誰敢動搖漢族於中國之主體地位,亦同理,不死不休。

安南曾為大明領土,同朝鮮、日本等國一樣,都是中華文明輻射圈,或儒家文化影響圈,那麼,安南商人裴光袍能書寫漢字就是很好理解的事了。

中華文明輻射圈內,漢字比之金玉還要無價。

哪怕發音變了,其根都不會變,其義都不會變。

或許,這就是先進文明對落後民族最大的誘惑和魅力所在吧。

幫扶融合落後的民族,使之成為先進一員,也是漢族當仁不讓的責任和義務。

更是魏公公責無旁怠的神聖使命。

感受著民族文明的先進性,連帶著,魏公公對這裴光袍就生出好感了。

如同他鄉遇故知般,有說不出的親切。

越南人不是猴子,越南北部民眾百分之八十,甚至可以說是漢人之後。

隻是因為曆史原因,散落在外。

對阮大铖能夠想到以文字破解交流障礙的辦法,公公也是讚賞有加,命其繼續詢問裴光袍一行是如何流落此地的。

裴光袍從這支船隊打出的旗號和對方所穿的服飾猜到他們當是大明軍隊,因而沒有戒心,反而很是輕鬆,有獲救之感。

這也是永樂之後,安南人對明朝的普遍觀感。

宗主國的地位於安南,影響力堪比日後五常聯合體。

因在海上迷失方向,裴光袍不知此地是明朝的廣東還是福建,便詢問阮大铖此地是何方。

阮大铖提筆寫下“鳳凰洋”三字。

魏公公見了之後,有些詫異,但很快釋然,前世的地名和今世的地名肯定是有不同的。諸如這會江蘇和安徽還不存在,隻叫南直隸。

可以肯定,鳳凰洋當是明人對舟山海域的統稱,如同南宋時期文天祥對南中國的稱呼為“伶仃洋”一般。

裴光袍明顯對鳳凰洋的地理概念不熟,阮大铖又寫“浙江”二字,他方恍然大悟,忍不住驚歎他們竟然已北上至明朝腹心之地。原先,他還以為自己尚在明朝的閩、浙二省海域呢。

安南和明朝的貿易一直是來往的,陸路由兩廣的廣西,海路則是廣東和瓊州。一般很少有安南商人可以北上至浙江海域,能到達福建海域已是極難得了。畢竟,安南國小,其國對中國貨物的需求一般兩廣地區就能提供,不必舍近求遠。

沒有了戒備之心,阮、裴二人的交流越來越暢通。

據裴說他們是從安南啟程準備北上中國廣東購買貨物的,但途中遭遇風暴,損失了船隊中的另三條船,其後被風暴帶著一路北漂,一直漂到了東番海域。

“東番是謂台灣。”

魏公公隨口說了句,他以為這個稱呼尚未出現,當下對台灣的稱呼應為“東番”,或“大員”,前世明鄭時稱東寧,後來才改台灣。

不想人阮大铖聽後卻點了點頭,沒有奇怪的意思。

因為早在十六年前,朝廷官方就已正式稱呼東番為台灣,取意為當地土著有“台窩灣”社。

有關“台灣”的官方稱呼最多的是出現在福建上報朝廷的奏疏和公文上。隻是這個稱呼時間並不長,民間還是多以“東番”代指台灣。

科舉考試雖以八股為主,但生員在考試之中也常會出現地名,雖然台灣生僻,但一些科舉發達地區的士子還是會了解一些的,以備不時之需。否則,你誰敢保證殿試時皇帝不會隨心所欲,愣是問準進士們一個他們不了解的事情呢。

這種事,向來就有成例的,因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多讀些書,多些見識,不會吃虧。

阮大铖是富二代,東林三代弟子翹楚,家中和書院都重點培養的精英,於台灣一呼有所了解,自是不奇。

魏公公問裴光袍,既至東番,為何還來此地的。

裴光袍說了件事,讓公公有些驚訝。

裴說,他們飄至東番海域時,曾目睹一場由東番當地土著和倭國軍隊的廝殺,雖然雙方人數並不多,但卻打的很激烈。因為怕被倭國船隻劫殺,裴光袍不敢多留,趕緊讓船員轉向西進,目的就是為了接近明朝,以求得到明朝官方的幫助。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方向感掌握極差,以致是想到福建,結果到了浙江來。

“問他,所見倭國兵馬有多少,有無旗號?”魏公公示意阮大铖寫,他比較關心裴光袍見到日本侵台這個事。

阮大铖依言寫了問,裴光袍回憶了下,提筆寫道倭人船隻約摸七八條,兵馬不過數百,遠見旗號有“島原”二字。

“島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