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摸上百名婦人正在幾個士兵的帶領下逐一攤曬火藥,不時有曬乾的顆粒火藥被收起,又有新的潮濕火藥被運來鋪開晾曬。
遠處那磚瓦小樓後麵,又建起了三排平房,從門口曬的衣服來看,應是“員工”宿舍。
值守總旗見魏公公駕到,忙來行禮。
公公點了點頭,蹲在地上,抓起一把顆粒火藥細細搓揉,發現顆粒很是均勻,符合他的要求,不禁很是高興,抬頭那總旗:“你們百戶呢?”
“百戶大人正和洋和尚們說理呢,屬下這就去叫他。”那總旗說完便抬腳奔那磚瓦小樓而去。
公公問的百戶乃是他一手提拔的李炎昭,自舟山回來後,公公就將李炎昭從船上調離,派至江南製造總局,予其專門辦理顆粒火藥和定裝火藥事。
這兩件事,都是可以快速提高火銃射擊時間和威力的,在沒有新技術創新改進前,無疑是公公對外征伐的利器。
李炎昭作為定裝火藥的提議人,自是當仁不讓的領導此事。
不一會,李炎昭就帶人匆匆趕到,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兩個公公的熟人——揚州運河救上來的傳教士郭居靜和史泰隆。
“屬下不知公公駕到,有失遠迎,望公公恕罪!”
李炎昭半膝而跪,因為動作太急,使得懷中所揣的小冊子掉了下來。
公公見了那小冊子,不由眉頭更喜,原那冊子乃是他老人家的《魏公良臣文集》,看封麵,是前些日子剛由阮大铖整理擴編而成的最新版。
“炎昭何罪之有?快快起來。”公公身子一動,竟是上前親自扶那李炎昭。
李炎昭見狀,惶恐之餘滿是激動之情,起身之時,不忘將公公文集拾起,默默揣進懷中。
“年輕人,要多學習,咱家講的話,有時糙的很,但話糙理不糙啊。”公公看著這個麵前這位由他一手提拔出的年輕百戶,如同看晚輩一樣無比欣慰。
年輕人,喜歡學習是好事,喜歡學習他魏公公的講話,更是大好事啊!
“魏公公!”
郭居靜麵帶微笑的看著眼前這位大明皇帝寵信的年輕內侍,他已經徹底弄清楚了對方的身份,並更加堅定在這裡修建教堂是正確的選擇。
公公笑著點了點頭,心裡卻是有些慚愧,因為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給郭居靜撥經費造教堂呢。
誰讓這洋和尚到目前為止,也沒給他魏公公實際好處呢。
“尊敬的龐麥臣閣下,您何時歸來的?”
史泰隆的稱呼和郭居靜不同,前者聽著更像是在華天主會的官方稱呼,後者則是個人性質的稱呼。相較“魏公公”,龐麥臣閣下顯然更加親切。
公公也很喜歡史泰隆,因為對方的名字很霸氣。
“咱回來有段日子了,不過皇差在身,公務繁忙,一直未能和你們相見,咱心中有愧啊……炎昭,這二位為何在此?”公公有些奇怪兩個洋和尚在他的軍事重地乾什麼。
李炎昭忙道:“郭先生和史先生是專程過來幫屬下的。”
“幫你?”
公公一愣:洋和尚開竅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