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財帛動人心(2 / 2)

司禮監 傲骨鐵心 4681 字 10個月前

二叔發達了,不是頭件事就把自己的大侄子接進了京城,先封伯再封國公麼。

公公能理解前人努力,後人享福,“封妻蔭子”本就是中國幾千年所宣揚的奮鬥精神,這沒什麼好說。

隻是這大明朝的勳貴們是一代不如一代,祖先的本事沒多少繼承下來,斂財的本事卻是一個比一個強。

勳貴們可比宗室狠多了,宗室倒黴就倒黴在他們姓朱,所以太祖皇帝考慮到後人不爭氣,怕他們壞了國家,給立了多少條條框框,基本杜絕了宗室插手朝政、經濟、民政等各種權力的機會。

這些權力和好處,宗室得不到,勳貴們卻能得到——他們可不姓朱!

撈錢弄權也就罷了,你們祖上怎麼也是大明朝的功臣,這國家有你們一份,國破家亡時,不求你們人人鋌身而出殉國,可也彆爭先恐後開門迎闖、迎清兵啊。

北京那塊殉國的勳貴有一些,南都這邊卻是清一色獻城剃發磕頭了。

也正是有了這些在南京城積攢了兩百多年財富的大明勳貴們,偽清在順治年間方能得到源源不斷的錢糧。

還是那句老話,投降者,彆指望還能保富貴。

公公現在做的不過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他不是敲詐勒索,自古戰敗者就當給勝利者獻出他們的財富。

公公他為何非要把溧陽鐵場拿下,表麵上看是他缺礦缺原材料,深層次的原因卻是他老人家打下江南那天起,就惦記著南都城中的巨額財富呢。

宋四寶屁顛屁顛的拿著他老人家駕貼去收礦,公公他老人家難道真不知道這小子鐵定被揍麼。

知道!

知道為何還要派宋四寶去乾這倒黴催的事?

師出有名唄。

鬼子還曉得走丟幾個兵呢,公公這熟讀兵法閱儘無數東京故事的,能不會這手?

原本,倒是不想鬥爭一下就這麼激烈化,先小打小鬨,以溧陽鐵場為開端,借著萬曆這個皇帝的虎皮壓一壓魏國公徐弘基,然後稍做妥協,把事情先定下來。

等公公出海有成,皇軍威武浩蕩之時,再和南京城這幫勳貴簽個什麼《南京租借條約》之類的東東,從而可以搞活經濟,來個總體戰什麼,以便決戰遼東。

哪知道魏國公也是個二愣子直接掀盤,南都勳臣們給魏公公來了個治安圍剿戰,公公當然不能坐以待斃,隻能反圍剿了。

現在反圍剿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公公肯定要來秋後算賬。

打戰嘛,肯定有花費,這些都是要報銷的。

價碼嘛,也不黑,侯爺二十萬兩起步,伯爺十五萬兩起步。

這價格肯定不比大清跟他們要的多,擱人兩侯爺和一伯爺自個來瞧他們值不值這銀子,答案肯定是值的。

誰會說自己不值錢呢。

各府的家將、家兵們那也是人頭,家兵算少些,五十兩一個總要吧。

家將們,那是有身份的,價格肯定要按官職算。

把總五百兩、千總一千兩,依次遞增,最後算下來,那收入相當的可觀。

要知道,公公手頭的俘虜可是多的很,東西兩路軍加一起近七千人馬,死傷不過一千多,餘下這五千多官兵如果全部順利售出,五十萬兩收入肯定是能確保的。

……….

作者特彆說明:前半章寫了不太相乾的東西,是因為最近在作者群發現老有人拿宗室和八旗比,以突顯明朝宗室多麼可惡,大清的八旗製度多麼好,便就此寫幾句。

骨頭自認所寫為實,如有疑問者,自行了解明宗室爵位、供給、降爵製度。還可以看看明代文人記載的有關宗室結親方麵的事,這些都可以側麵了解明朝宗室真實情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