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揭,放在後世往小了說就是居委會門口宣傳欄上的小報,往大了說就是各家報刊的號外。
本朝律法,任何人都有張貼公揭的權利,就如太祖皇帝《大誥》所規定,任何人都有權力將貪官汙吏捆綁交有司查辦。當然,前提不能誣告,否則,反坐。
所以,麵對不公,魏公公自然就要行使太祖皇帝賦予大明公民的政治權利,更要行使他作為太監的合法權利。
《留都防亂公揭》無疑是公公的政治智慧結晶。
任何時候,輿論都是決定事情成敗的重要因素。
公公要發動輿論,將以魏國公徐弘基為首的反動勳貴針對皇帝內臣的種種陰謀公之天下,將以魏國公徐弘基為首的反動勳貴侵占國家財產的貪婪行徑公之於眾,從而將這幫反動勳貴們批臭,為自己樹立天下為公、赤誠忠心的形象。
那麼,在沒有報刊、電台、網絡的當下,公揭無疑是最有效,也最簡單的宣傳手法。
為此,公公可是給魏廣徽撥了四千兩銀子。
事實證明,魏廣徽沒有過多漂沒魏公公的銀子,就這滿城張貼的公揭來看,魏廣徽至少花了五百兩。
再加上收買的幾位南京都察院的禦史,那這場輿論風波就是從上至下,從裡到外掀起來了。
有多少人相信公揭中所說的魏公公忠公體國的形象,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誰先發聲。
如果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那麼公公的形象必然是被動的。
畢竟,太監這個群體已經被文人士大夫們徹底妖魔化。
一個太監說自己是好人,是被冤枉的,有多少人會相信呢。
但突然有一份材料可以讓他們詳細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還有年輕的禦史們為之搖旗呐喊,這當中又有多少人會變的迷糊起來,進而覺得可能太監真沒錯呢。
一百個人中隻要有一個說這件事是魏國公的錯,魏公公的目的就達到了。
與輿論配合的就是實際行動了。
剌客襲殺、抬棺討公道,這個形象無論是看起來還是聽上去,都是十分忠義的。
人不被逼到絕處,誰願意這樣做呢?
說他魏公公在這裝神弄鬼,在這故作可憐都可以,隻要有人信就行。
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是必須要會作秀的。
當然,抬棺討公道是給百姓士紳們看的,是要強調出來的。
陳兵在外,暴力催收這個則是要壓下來,至少,不能大肆宣揚的。
魏公公相信,公揭隻要經過半天的發酵,魏國公就斷然坐不住。
最後,唯一的解決辦法隻有從正陽門裡一車一車的往外送錢。
不想,在等待最終結果時,卻來了個插曲。
南京兵部侍郎崔誌佳不知道從哪摸過來,然後理直氣壯的要求魏公公分潤他一些好處。
公公聽的很是發怔:老子憑本事討的錢,憑什麼要分潤給你啊!
崔侍郎也是個直性子,二話不說,就拿了塊豬血扔在了公公麵前。
“嗯…”
公公盯著那凝固成塊狀的豬血看了半響,再抬頭時,臉上已是掛滿笑容:“崔大人如果手頭緊,咱家這裡倒是能給一些,卻不知大人想要多少?”
心頭則是暗罵,你個兵部侍郎又不是刑部的,學人搞什麼科學探索啊。
崔侍郎要的也不多,晃了晃一根指頭,意思一萬兩就好。
公公的笑容頓時凝固,鼻孔粗氣騰騰的往外冒,他要發飆了。
三五千兩都好說,你丫開口就是一萬兩,你當咱家是開善鋪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