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為此特命使者往三郡,稱他日回國之後,必向天子上書,頒下天旨宣諭漢城方麵,冊這三郡為“中朝友誼模範郡”。
與此同時,有近三千名朝鮮青壯“主動”響應大明皇軍號召,加入皇衛隊為天朝上國效力,以報答大明天兵救他們於倭寇之手的大恩。
但不可否認的是,好消息是不斷,局麵也開闊,錢景也很燦爛,但一股暗流也在湧動著。
首先,以鏡城正三品堂下大都護府使元曄為首的鏡城都護府軍政力量,拒絕接收大明天使告諭書,並聚攏重整各郡潰散兵馬,在鏡城左近縣鎮堅壁清野,拒不承認大明天兵入境的合法性,同時派人向鄰近的平安道求援,並八百裡加急往漢城求救。
大都護府使元曄在往漢城的求救信中公然宣稱明軍是侵朝,而非入朝,是所謂的什麼“癸醜明亂”,希望漢城議政府馬上動員禁軍北上,以抵擋明軍的入侵。
這個消息讓魏公公大是震怒,召來樸正泰詢問這元曄是何人,安敢如此顛倒黑白,記汙蔑大明天使和天兵將士。
據樸正泰說,這元曄乃當年庸將元均之弟。
元均曾做過富寧府使,當年日軍侵略朝鮮的兩個月前,其被任命為慶尚道右水使,成為朝鮮水軍的司令官。然而在日軍大舉入侵之際,元均卻急於逃走,後與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一起同日本水軍作戰。
在之後的戰爭中,李舜臣被右議政柳成龍看中,在功績較少的情況下將其大力提拔,使得元均非常不滿。丁酉再亂的時候,元均向議政府進讒,導致李舜臣被免職。元均則成為了三道水軍統製使,總攬朝鮮水軍的指揮大權。隨後在漆川梁海戰中,元均受到日軍藤堂高虎部的襲擊,大敗戰死。
不過其死後並沒有被追究兵敗責任,反追敘為從一品的左讚成,追封原陵君。其弟元曄得到宣宗的看重,被任命為鏡城大都護府使。之所以如此,一是宣宗大王生前喜歡元均,另一方麵是元家世代都是朝鮮武將、西班貴族,勢力極大,因而即便有個丟人現眼的長兄,元曄的權勢地位也絲毫不受影響。
“據下官得到的消息,元府使極有可能在明年卸任之後晉升為從二品的內禁衛大將,身居堂上官。”
作為魏公公當前在朝鮮最親密的戰友之一,樸正泰對局勢有著自己的判斷,他認為元曄的所作所為對自己極其不利。
所以,他有必要對天使勸諫,故而道:“不瞞天使,元曄其人最是仇視天朝,早年天兵入我國抗倭時,其便常散播對天兵不利之謠言……”
在樸正泰的描繪下,元曄的形象躍然紙上,赫然就是反動的一小撮極其自大,視天朝為無物的冥頑分子。對於這種人,絕對不能姑息,否則必然會破壞鏡城都護府各郡好不容易形成的友好團結氣氛。
“樸桑…”
許是意識到這個稱呼不太對,魏公公輕咳一聲,略帶深意的拍了拍樸正泰的肩膀,和聲道:“元曄滴不行,他的位子你的來做,咱才能放心啊。”
樸正泰喜出望外,他說這麼多,不就為的天使這句話嘛。隻要天朝發話了,漢城那邊再是有所不滿,還能不給天朝麵子?
隻是,魏公公顯然還有話,他微微點了點頭,然後深情的看著樸正泰:“你去鏡城滴乾活,把那個元曄滴…”
公公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樸正泰頓時倒吸了口冷氣,這個乾活的難度有點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