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也不能在朝鮮耽擱太久,他必須爭取在一個月內解決朝鮮問題,最遲再拖個幾天。
畢竟,以公公帶入朝鮮的大明皇帝親軍的兵員和實力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單憑軍事手段解決朝鮮問題的。
時間拖的越長,危險也就越大,要是一旦陷入朝鮮反動官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公公怕是連回國的希望都渺茫了。
正所謂,人不能太浪,出師未捷身先死這種事,公公是絕對不容發生的。
所以,公公其實是迫切希望漢城方麵早點遣人來見他這天使,大家好好坐下來喝喝茶,談談心的。
歸根結底就是錢的事,為了中朝父子深情,也為了兩國世代友誼,你們多少給點讓咱打發那死要錢的皇爺就行。
要是沒錢打點,寬奠的事,皇爺肯背鍋麼!
為了大明,也為了自己,公公期待談判的心思就比較堅定。
不管怎麼說,有天朝親使的銜頭在,朝鮮方麵也不敢過分得罪他。就是有所質疑,他們也沒法去北京打聽情況。
具有高度政治智慧的公公早在入朝之前,就下令義州切斷朝鮮和大明的陸路通道,同時還要金州留守官兵阻斷海道。
水陸不通,朝鮮人到哪去確證這位親使是不是真的代表大明天子來要錢的呢。
照時間看,漢城方麵這會早就得到天兵入境的消息了,說不定議政府的特使已經在來的路上。
因而,等上個兩三天,“和談”肯定會展開。
然而,已經徹底摸透公公心思的親密戰友樸正泰很認真的告訴公公,他和大明皇軍將士絕對不能在鏡城遲滯,必須馬上巡視平安道。
原因有三個。
一是,樸正泰負責任的告訴公公,漢城來的使者絕不可能和他就“壬辰倭亂”大明在朝的損失進行談判,就是使者肯談,也得議政府和王上同意,這一來二去,沒個把月時間彆想坐到談判桌上。
二是,公公若真想得到漢城方麵的補償款,就必須打掉平安道禁軍,進而威脅黃海道,使漢城方麵感受到足夠的天朝威壓,如此,議政府和王上才有可能選擇花錢消災。
三是,平安道並非公公認為的窮地方,而是大大滴有錢。
納尼?
公公這人天生耳根子軟,聽不得彆人吹風,當時就心動了。反複思量,覺得樸桑的三個說法很有道理,消極等待可不是解決事情應有的態度。
唯有鬥爭,方能求團結嘛。
他立時認同樸桑的友好建議,並真切詢問平安道滴為何有錢。
樸君眼神很是曖昧,飲了一口清茶後,給公公講起了本國經濟問題。
經過樸君的介紹,公公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教條主義錯誤,那就是他誤將現在已經成為大明法定貨幣的白銀也當成了朝鮮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