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摩天嶺(2 / 2)

司禮監 傲骨鐵心 5272 字 10個月前

摩天嶺地勢極其重要,是洪原至鏡城的交通要道,壬辰倭亂時,日軍加藤部便從鹹興攻占洪原,爾後試圖翻越摩天嶺深入鏡城,但是遭到朝鮮軍隊北道兵使韓克誠的頑強抵抗,記在付出三百餘傷亡後,加藤清正的第二軍成功占領摩天嶺,取得殲滅朝鮮軍數千的大捷,緊接著又在會寧俘獲了朝鮮王子臨海君和順和君。

加藤部日軍雖未完全占領鏡城都護府,但其本人曾率五千日軍渡過圖門江,也就是魏公公從建州進入朝鮮的那條大河,成為這次戰爭當中唯一侵入明朝境內的日軍將領,並和建州女真奴爾哈赤發生過交戰。被俘日軍百餘人及其後日軍逃兵等被奴爾哈赤編為兩個牛錄,參與了對明作戰。

有鑒於摩天嶺的重要性,洪原主將柳希奮命副將韓貴攜兵馬參使李銳、洪原兵馬虞侯樸正勇、兵馬同僉節製使吳鐘碩、鹹興郡兵馬節製使崔容石等率洪原、鹹興等郡兵五千餘搶占摩天嶺,爾後以摩天嶺為據,居高臨下向敵軍發起進攻,以遲滯拖延敵軍。

柳希奮則親禁以2000北方禁軍為主力的其餘兵馬,選合適戰機一舉圍殲敵軍。

為了確保此次戰鬥的勝利,朝鮮軍攜帶了不少火器,其中虎蹲炮就有十數門。軍令發出後,韓貴便立即催促諸將行動,但因郡兵素質參差不齊,短時間內難以集結到位。故而韓貴便先與諸將率百餘精兵上山,欲觀察敵軍動向。

作為洪原兵馬節製使,韓貴並沒有千裡鏡這一望敵利器,因而與眾人在山上尋了個高處,遠遠窺視敵軍。

隻見遠處道路上有旗幟飄揚,隊伍很長,前方都是步卒,因為隔得遠,無法分清前麵的是明軍還是鏡城的偽軍。

“不管來的是明軍還是偽兵,崔將軍,你鹹興郡的兵馬守住第一線,可有把握?”韓貴看向身邊的鹹興郡兵馬節製使崔在容。

一身盔甲的崔容石聞言,忙一臉自信道:“韓將軍放心好了,他明人再能打,我鹹興的兒郎也是和倭人乾過的,當年也曾攀上平壤!”此話不虛,二十年前,崔容石曾帶領數百鹹興兵追隨大明軍隊左右收複過平壤。

見崔容石胸有成竹,他帶來的一千六百多鹹興郡兵看起來士氣也不錯,韓貴不禁高興,但想到鏡城都護之所以那麼快淪陷,除了初期不清楚明軍的底細,兵力分散緣故,更重要的還是明人的戰鬥力的確強大,便提醒崔容石道:“將軍勇氣可嘉,但要小心,切不可輕敵。”

言畢,揚手將馬鞭指向遠處正向摩天嶺而來的敵軍,“開戰之後,將軍所部還是儘量先攻擊鏡城的偽兵。”

崔容石點頭答應,他也不傻,哪會真的率部攻打明軍呢。

上山之後便不大說話的洪原兵馬虞侯樸正勇突然說道:“崔將軍,這回無論如何也要打出我們朝鮮人的威風來,叫那些明人知道我們朝鮮也是有勇將強軍的!”

崔容石聞言卻是眉頭一皺,因為前些天他還和樸正勇爭吵過,原因是對方扣下給鹹興郡兵的糧食私賣,甚至當著柳大將的麵罵他們鹹興的兵都是飯桶,氣得崔容石當場就和他扭打在了一起。

現在對方卻說這種話,叫崔容石聽著很是彆扭,他看了眼樸正勇,想從對方的神色中觀察出他的真實用意。不過,樸正勇臉上神情十分真摯,言辭切動的樣子,讓人找不出他是真心話還是隱含譏諷。

平安道兵馬同僉節製使吳鐘碩將崔容石的樣子看在眼裡,忙上前岔開,說道敵軍已經出現,當命士卒趕緊上山,可不能讓敵兵搶了摩天嶺。

韓貴深以為然,速命諸將下山督促所部上山,隨後便領親衛察看地形,部署兵力安排。

未時時分,樸正勇部第一個上山,隨後才是崔容石的鹹興郡兵和其餘諸郡兵。而山那邊,明軍的探馬和朝鮮軍的探馬已經開始激烈交手,不時還能遠遠聽見銃聲。

從銃聲判斷,當是明軍特有的三眼銃,這種銃可以配備騎兵。但摩天嶺的地形根本不適合騎兵作戰,因而韓貴判斷這是明軍小股探馬在使用。

隨著時間流逝,明軍記派出更多的探馬,壓製了朝鮮軍探馬,但因朝鮮軍已經搶占了摩天嶺,故而於朝鮮將領而言,明軍的情報已經變得不重要。

韓貴將十幾門虎蹲炮部署在了半山腰上,這是官道的必經之地。說起來這些虎蹲炮還是當年明軍留給朝鮮軍的,主將柳希奮所部那兩千北方禁軍更是明將一手訓練出來的,朝鮮國內將他們稱為“小戚家軍”。

各部相繼進入預定地點,完成戰鬥預備後,韓貴的心才開始放下,他命人通報了山那邊的主將柳希奮,預估以敵軍的行動速度,很有可能今天不會攻打摩天嶺,因為天色快黑了。

柳希奮也認為明軍不會發起夜戰,摩天嶺的地形十分複雜,有些地方險峻無比,明軍不熟地形,大隊難以展開,倘若發起夜戰,損失必將巨大。

明軍無法發起夜戰,朝鮮軍卻可以。柳希奮命令韓貴在明軍抵達摩天嶺後,即派小股兵馬擾亂襲擊,使明軍無法紮營,儘可能的疲憊他們。

韓貴也有此意,可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明軍在抵達摩天嶺腳下後發現山上已被朝鮮軍占據,當即往後方龜縮了三裡地,然後役使大量隨軍夫役開掘深溝。朝鮮兵曾試圖襲擊,但均被有所準備的明軍擊退。

………….

《我在三國有套房》:有個係統可以快穿三國和現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