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和王坤俱是困惑,不知李永貞所說的這個魏公公是哪個。
拿過信封,福王掃了一眼,見上麵寫著福王殿下恭啟,落款乃是提督海事內臣魏。不由想起這魏公公是哪個了,不就是母妃和壽寧妹子都稱讚的魏良臣麼!
說起這魏良臣,福王殿下觀感甚是不錯,因為這兩年逢年過節王府總能收到魏良臣托人送來的禮物,有時候還是妹子壽寧親自來送。前些日子鬨的沸沸揚揚的妖人案,也是魏良臣在父皇那裡進了諫言壓下,爾後自領了東廠辦這專案,若不然任由外朝借此案生事,焉知不會鬨出大事來。
若他母妃及外公鄭家受了牽連,他這福王殿下又豈能好過。說一千道一萬,最終受益者都是他福王殿下啊。
想那幾日,舅舅和外公府上被錦衣衛團團包圍,母妃在宮中也是無有音訊,著實把福王嚇的魂不守舍。
好在,終是這魏公公還了他們清白。
因而,於公於私,福王真是打心眼裡喜歡這個小魏公公。更莫說妹妹壽寧常與他這哥哥說那小魏公公的好,母妃每次見他時也時不時的也要誇上幾句那小魏公公,說如今她身邊的貼心人也就這小魏了。
言外之意自是要兒子不必防著小魏,有甚事都可與他交待。福王對此自是心知肚明,前番妖人案時,母妃身邊的內侍劉成、薑麗山、孔學都曾涉案,最後孔學和薑麗山被處死,劉成被責打,爾今母親身邊確是沒什麼得力人可用。
而這小魏公公是真有辦事能力,又得父皇器重,專辦海事,前程可觀,他日恐能入司禮監。有如此親近之人在內廷居要職,他福王便是歸藩,宮中亦有助力,不致被人誹謗。
隻不過,福王和小魏公公卻是沒有多少接觸,因而雙方嚴格說起來也是陌生。且據聞這小魏公公受了父皇欽命離京去辦差,好像在遼東還鬨出了點風波,怎麼突然寫信給自己呢?
帶著疑惑,福王撕開蠟封,裡麵是信紙三張。
一一看過之後,福王的臉色從起先的困惑到不解,再到豁然開朗,最後,竟是掩不住有了喜色。
王坤在邊上瞧著古怪,卻是不敢探頭去看,隻到福王將這三張信紙拿給他看,這才知道殿下為何如此。
原來,那小魏公公在信中對殿下極是恭順,言稱自己受鄭家和貴妃提攜方有今日,正所謂飲水之人不忘挖水之人,所以他魏良臣這輩子也不敢忘貴妃大恩,願以萬分之赤誠來待福王殿下...
又稱江南海事特區乃陛下欽命歸福王提領,故而打今年起,海事特區每年將向洛陽福王府孝敬三萬兩白銀。福王但有驅使,他小魏公公及江南海事衙門上下也必竭力為之。
總之,洋洋灑灑兩張信紙,把一個忠仆的形象勾勒的躍於紙麵,把個福王看的是好生感動。
隻不過單是這些,倒也不算什麼,不值福王和王坤如此反應。
真正讓他們欣喜若狂的是最後一張信紙上所說的。
原來,這小魏公公請福王往東宮辭行時,務必要恭順,拜足四拜,與太子也要殷殷話彆,表現出兄弟怡怡場景,斷不能讓外朝的官和內廷中的有心人挑出什麼刺來。又請福王臨行前無論如何也要去宮中一趟,以赤子之心拜彆父母。
為了讓福王安心,小魏公公已用福王名義向太子獻上白銀兩萬兩,並置辦了厚禮送與太子寵妃西李。
“好叫殿下知道,魏公公已托人遊說了科道中人,明日陛下當能收到諸多奏疏,若不出意外的話,殿下或許能一年一歸省。”
李永貞說這話的時候,可是意味深長的很。
一年一歸省,代表一年可以回一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