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斬個千餘級?(1 / 2)

司禮監 傲骨鐵心 4179 字 10個月前

.,

攻台方案是由新任聯合艦隊參謀長沈有容製定的,原因是他在閩多年,又兩次帶兵前往東番征討倭寇和紅毛夷,論對東番的地形和人文熟悉,便是施德政也有所不如,所以魏公公發話之後,施德政便示意沈有容將之前兩人早就擬定的作戰方案報於魏公公聽。

魏公公卻又道:“這次打東番,唔...以後這東番就是咱大明的土地了,不能再稱之為番,照咱家看,往後便改稱台灣吧。”

老人家隨口一句就把台灣這個地名正式定了下來,在此之前,福建方麵在給朝廷的題呈上倒也用過“台窩灣”二字,隻是官麵上對台灣還是以東番統稱。

浙江眾人自是沒有意見,雞籠也好,大員也好,東番也好,台灣也好,不過是個叫法,無關大局。

沈有容微一點頭,便要上報作戰方案,魏公公卻突然又興致勃勃道:“打台灣嘛,咱家看,要大打特打,要打出個地動山搖,打出個八麵威風來,要叫朝廷那幫子人知道咱們聯合艦隊的厲害,省得這幫子人咧成天的說咱家的不是...是咧,是咧,咱家又越權了,這個怎麼打還是得聽司令長官和參謀長的,這個沈將軍你說,你說咧...”

意識到自己話多了,又往禿子方向發展的魏公公及時調整了心態,他老人家隻須知道要打就行,怎麼打嘛,還是聽聽人家專業人士的意見。

隻是,沈有容的專業意見卻讓公公有些失落,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空落落的。原因是沈有容製定的作戰方案很簡單,甚至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把船開過去就行。

“據末將在閩期間偵知,台灣現有三到五萬從我浙閩二省遷移過去的漢民,這些人大多聚居於台灣北部,台灣中部及南部則大半為土人所占,其人丁不詳,多以村社為落,社多者千餘人,社少者百多人,雖不知具體人口,但想來是我漢民數倍乃至數十倍之多,但台灣土人並非我軍之敵...”

沈有容結合自己兩次往台灣的經驗,很明確告訴魏公公,台灣的漢民對官兵是熱烈擁護和歡迎的,當地的土著居民對於明軍也是持親近態度,這主要是因為台灣多有倭患。而福建官兵屢屢剿倭,這自然使得台灣土著民對明軍生出親近之意。

“我官兵隻要至台,百姓必簞食壺漿來迎,屆時我軍隻需深入島內,清剿倭寇及海盜便可。”

施德政肯定了沈有容的意見,認為同倭寇相比,台灣土著民明顯更傾向於接受大明朝。

“萬曆三十二年、三十九年,有倭人山國長政和有馬晴信率部入侵台灣,均遭到台灣土著民堅決抵抗。”

沈有容說起兩樁舊事,提醒魏公公倭人對台灣早有野心,其已在五年前控製琉球。又早在倭酋豐臣秀吉時便遣出使呂宋使者經過台灣時發出招諭書,威逼利誘台灣土著民向日本稱臣納貢,但沒有成功。

“末將在閩期間時,有倭人欽門墩率船兩百艘妄圖武力占領台灣,台灣漢民渡海來報,末將奉金中丞之命率部前往禦敵,那倭人欽門墩見我軍嚴整,便不戰自退。”

沈有容有件事沒有講,那就是倭人雖然沒有占據台灣,但卻控製琉球貿易,這間接使得他沈參將“走私”利潤大為降低。因而,對於此次三省聯兵攻打台灣之事,沈有容是舉雙手讚成的,更和施德政擬定占領台灣後以浙兵單獨進攻琉球,好將這海道控製在自家手中。

“台灣百姓對我皇明親近是好事咧,這說明咱皇爺得天下人心咧,連那土人都知道咱大明的好呢。”

魏公公時刻不忘謳歌偉大領袖朱翊鈞,這也是公公的“職場”經驗。隻是謳歌完後,公公卻提出了一個讓人沉思的問題。

“這個咧,怎麼打你們說了算,但是呢,能不能打的大一些,振奮人心一些,比如...”

公公輕咳一聲,“斬上個千餘首級?”

目光帶有期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