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是打還是和(2 / 2)

司禮監 傲骨鐵心 3321 字 10個月前

寧前兵備馬祥德沒有主張,苑馬寺卿陸慶林卻是反對汪、周二人的意見。他是主管遼東馬政的官員,曾多次前往女真各部馬市,所以對建州的實力了解要比關內的官員知道的多。

“......從前寧遠伯在時,奴爾哈赤就因父祖之死對朝廷有怨意,因懼寧遠伯而不敢反。如今寧遠伯歸京,無有猛虎奪製,他建州甲兵數萬,豈能不反?下官以為奴爾哈赤既敢稱國,下一步必然叛我大明,什麼仿朝鮮例全是搪辭,目的無非欺瞞我朝,喪失警惕而矣...”

和汪、周二人相比,陸慶林顯然是“主戰派”了。

針對主戰的陸兵備,汪兵備和周兵備肯定要駁斥,因而三人“理論”了一番。

但論得再凶,最後拿主意的還得是薛三才這位總督大人。

總督大人到底如何定性建州的事,幾位兵備無從得曉。但當天薊遼總督的公文就送到了內閣。差不多同樣的時間,遼東巡撫李維翰的公文也一同呈了過來。

內閣主事的是名為次輔,但實際上卻已經是“獨相”的方從哲。

對於自己莫名其妙的變成“獨相”,方從哲自己也感到無奈。年前,首輔葉向高連上六十二道奏疏請求致仕,雖然皇帝還是沒有鬆口,可葉向高已經直接抱病在家不“上班”了,所以幾乎可以板上釘釘的是,正旦假日一過,皇帝必定同意葉向高歸家。

東林黨那邊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在此之前以楊漣為首的一幫言官們曾想通過打擊提督海事太監魏良臣來阻斷方從哲的首輔之路,然而陰差陽錯的是鬨出了一樁“宮門案”來,此案凶犯雖已被關押在詔獄,但是楊漣等人的圖謀卻被間接粉粹了。

東林黨的一班重臣們隨之出麵,呼籲朝野公推曾做過次輔的東林黨人、大學士沈鯉複出。

方從哲鑒於自己是被葉向高推薦入閣,又加上浙黨在朝中勢力不及東林,眼下又和魏太監在東南共謀海事,所以也想以退為進,便投桃報李追隨大流,上書請求讓沈鯉入閣為首輔,隻是這道奏疏皇帝卻不納。

另一個和方從哲一同入閣的大學士吳道南天生膽小,入京參讚機務至今無有任何作為,百官早不把他當一回事,因而便導致了方從哲現在成了“獨相”的局麵。

接到遼東和薊遼總督的前後公文後,方從哲備感頭疼,雖然遼東巡撫和薊遼總督看法一致,都認為當同意建州仿朝鮮例稱臣納貢,但方從哲卻感到二者建議怕是通不過皇帝。

因為,皇帝是極度貪財,也是極度好戰的。

另外,遼東巡撫李維翰的奏疏最後還彈劾提督海事太監魏良臣擅殺廣寧守備石廷柱、遊擊孫得功、參軍金勵、諸生郭肇基一事,請求朝廷予以法辦。

這就更讓方從哲頭疼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