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是真實的。
早在數年前,魏公公就曾修書建州,希望奴爾哈赤和大貝勒禇英能夠積極參與海事大業——借公公一筆錢或者購買一些債券。
隻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愚蠢的奴爾哈赤不但沒有借錢給公公,反而以一千兩羞辱了公公,憤怒的公公自然要將心靈的受創轉換為真金白銀。
官方說法是精神損失費五萬兩。
禇英也是如此,這個大貝勒有點忘恩負義,魏公公以良師的姿態教導了他多少做人的道理,可他卻沒有半點錢財孝敬老師。
如此薄義之人,放在關內,逐出師門都不為過。
但是,魏公公本著師生情誼,以及瓜爾佳氏的情份,還是決定給禇英一個機會。
他派了一個被俘虜的降兵去給禇英送信,結果這個降兵半路被巡查的金兵抓獲,信件也落在了奴爾哈赤手中。
隻是,這封信寫的莫名其妙,根本沒人看得懂,哪怕博學的龔正六也是看的一頭霧水。
最後,在龔正六的建議下,奴爾哈赤把禇英叫來,讓他自己看這封信。奴爾哈赤絲毫不懷疑自己的兒子,早在接到這封信時,他就認定此必是那個魏閹使的離間計,目的就是離間他和禇英的感情,從而達到分裂大金的目的。
禇英此時也十分氣憤,他雖然敬重魏兄弟,可魏兄弟這幾年對大金做的也有些太過份了。
要知道大金每每損失一分,便是他禇英的損失,因為,他禇英乃是大金的太子——未來的大金國主!
昔日的師生情份在大義麵前,已是不值一文。
莫說什麼做人的道理,就是再多的唐寅畫也換不來了!
所以,禇英在來的路上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將信件內容如實告訴自己的阿瑪,以顯自己的清白,然而,拿著那封隻有十六個字的信,他卻也看不懂。
信中的十六個字看著不難,是謂“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什麼是“武林”,什麼是“至尊”,什麼又是寶刀......
這十六個寫給禇信的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奴爾哈赤父子連同一乾大臣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幾百裡外的尚可進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他是親眼看著魏公公寫了那十六個字,聯合鄭重其事的火封交給那降兵的。
終於,在猶豫很久之後,尚可進問出了心中的困惑:“公公,這十六個字到底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
魏公公怔了一下,若有所思,然後很肯定的告訴晚輩尚可進:“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