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林黨內第一個知道太子去了鄭貴妃處的是尚寶司少卿丁元薦,此人資曆甚老,萬曆十四年進士,早年曾和顧憲成遊曆四方,乃是黨內元老。
不過丁元薦雖三十年前就已中進士,曆中書舍人、廣東按察司經曆、禮部主事、刑部檢校及如今所任尚寶司少卿諸官,可三十年下來他實際在任卻不足一年。
大多數時間丁大人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家居,拿著俸祿不上任理事,隻在家中清流暢談,坐浮躁論調。
早年東林攻擊首輔王錫爵,背後策劃便是他。
自李三才、葉向高相繼離職後,東林黨在京中坐鎮重臣沒有多少,隻有禮部尚書韓爌、禮部侍郎孫慎行、署刑部尚書張問達等人。其餘元老如趙南星、鄒元標等人都是賦閒家居,哪怕東林多次為他們複起造勢,皇帝都不理睬。
韓爌秉性和葉向高差不多,做事多少都持公允,對於主動掀起黨爭並不積極,因而現在京師中的東林黨人風頭正勁的便是那些少壯派,如左光鬥、楊漣、繆昌期、房可壯等人。
尤其是楊漣,雖叩宮案半途而廢,但其不畏權閹的名聲卻是響徹大江南北。明眼人都能看出,將來新君登基,這個楊漣一定會被大用。
然青壯派們多是科道,位卑,因而大事這一塊仍就是重臣們所控。丁元薦所任尚寶司少卿並非多大官職,可其資曆擺在這邊,因而便常與東宮相通,算是東林黨和東宮的“聯絡人”。
王安在太子往鄭貴妃處去後便將這一消息告知了丁元薦,丁元薦大吃一驚,意識到事情大有不妙的他趕緊找到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的劉一燝家中。到後卻發現禦史孫居相、戶科給事中楊漣、汪文言等人也在。
當時劉一燝正對楊漣等人說道吏部文選司缺一名司官的事。
朝廷百官,六部中吏部權力最重,是六部之首,吏部文選司又是重中之重,凡文官的提拔選派,文選司的態度舉足輕重,早年東林大君顧憲成、儕鶴先生趙南星都曾擔任過文選司郎中一職。
“京察下月便要進行,文選司人選萬萬不能落在浙黨、楚黨手中。”楊漣正色說道。
劉一燝道:“吏部尚書鄭繼之就是楚黨,他若乾涉文選司,恐怕我黨中人難以安插。”
“且看他鄭繼之推薦的誰,若非我黨中人便齊致劾他,總之便不能是我東林,也萬不能是他等奸黨。”
孫居相的意見得到了眾人附和,楊漣對他也很敬重,概因這位孫禦史當年也是敢打敢衝的好漢。
眾人之中獨汪文言仍舊是一屆布衣,但他內侍東宮王安,外侯左、楊等人,已是與東林打成一片。
而最近,這位汪布衣又特彆熱衷往劉一燝家中跑,和劉關係緊密不亞與左、楊等人,看得出他是想多抱一條大腿。
“其實這事倒是能讓浙、楚二黨狗咬狗,”
汪文言對眾人說道:“文選司的司官乃是一等一的好差,奸黨必趨之若騖,我猜想亓詩教他們齊黨也會抓住不放,而吏部尚書鄭繼之是楚黨人,楚黨豈能不想這肥差?如此一來,齊黨、浙黨又豈能善罷甘休?說不定三黨之間倒會有一場廝殺!”
“那便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