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引信問題,另外一個是炮彈強度問題。
開花彈必然是空心的且是鑄造件的組合,所以現有的炮管無法承受發射瞬間產生的壓力。
江南製造總局試驗過多次,均以炸膛失敗。
開花彈研製的遲滯導致皇軍海陸兩軍目前所裝備的火炮隻能是發射實心鐵彈。
要想突破這兩個技術問題,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哪怕魏公公的思維再超前,再奇妙,現實技術條件也無法達到他的需求。
一口吃不成胖子,武器革新絕不是一個妙點子就能瞬間產生的,魏公公對此很看的開。
遠處,炮兵的射擊停止。
明石道友所率領的敢死隊在炮聲停止後就向嶺上的日軍發起了進攻,這支由原侵台日軍和台灣義勇隊組成的敢死隊皆是身披鐵甲,手持長刀,在犀利的哨子聲中,他們從出發地發出呐喊往嶺上撲去。
樺山久高部日軍多是日本薩摩藩的武裝力量,兵員大多是薩摩藩招募的沿海強盜和失去土地的農民,所以軍紀方麵很差,但戰鬥力和敢戰意誌卻頗強,很像當年騷擾大明東南沿海的倭寇。
他們的武器裝備也並不先進,除了樺山本陣有一支數百人的鐵槍隊,其餘士兵裝備的是一種叫“槍”的武器,這種武器類似明軍使用的長矛,但有所區彆。軍官的配備多是以斬擊為主的薙刀,整體裝備落後皇軍至少三十年。
但是他們在琉球經營了數年,士兵普遍有很強的忍耐力,並且因為知道他們沒有退路,所以很是頑抗,加之占據地利,造了第一聯隊數次朝廷付出了上百傷亡。
也正是考慮到困獸猶鬥可能造成的傷亡,魏公公才命組建敢死隊。
同樣無有退路的明石道友率領敢死隊相繼突破日軍兩道防線,縱深數裡,隨後跟進的第一聯隊和第三聯隊迅速挺進,將橫山的日軍切割成數股。每股之間互不聯係,既無法呼應也無法聚集,戰鬥的天平便迅速向皇軍傾斜。
戰至午時,宮古島日軍守將小島太郎被擊斃於一處大石後,殘餘三四百日軍躲藏在山嶺各側,被近衛師團一一搜出剿滅。
最終,在付出368名士兵傷亡後,皇軍徹底攻占了宮古島,除斃死斃傷日軍800餘人外,還俘虜了約300名日軍及百多名日軍家眷。
在請示魏公公之後,真田一郎將這些人驅趕到了一處兩側皆是懸崖的坡上,隨後命令聯隊中的部分新兵持長矛捅刺這些俘虜。
在知道無法生還之後,大部分日軍和家眷選擇跳崖。
夕陽下,一個又一個人身影從高處掉落,使得觀戰的琉球王三子尚賢及官員蔡錦等人都有不忍之色。
魏公公拿帕子擦了擦被灰塵染臟的披風,吩咐尚賢派人去八重山勸降樺山久高,語氣堅定說道:“告訴樺山久高,如果他們不投降,皇軍一至便是玉石俱焚,男女老少統統殺光,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