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軍琉球財富,數船難以運儘,並非魏公公的誇大之語,也絕非公公為了討皇爺歡心昧著良心自掏腰包,而是事實。
雖然樺山久高將這十年來琉球海貿的大頭巨利都輸送給了本家島津氏,但球琉乃萬國津梁所在,每年經此中轉的商船都是以千計的。其中不僅僅有來自日本的商船,更有來自明朝和西洋的商船。
這些商船給琉球帶來了巨額財富,不但供養了尚氏政權,更供養了薩摩藩,具體數字魏公公還沒有摸清,但據尚賢交待,僅去年薩摩藩派駐在琉球征收海稅的三司官就收了多達六十萬兩白銀的稅收。這還不包括琉球方麵自己的收稅(僧人菊隱主導的琉球政府)。
保守估計,琉球一年海稅份額當在百萬兩左右,相當於大明一年國稅的四分之一。
樺山作為琉球太上皇,又是駐琉球日軍的最高統帥,便是對薩摩藩再忠心,也不可能不撈上一筆。
公公做事通常會采納“代入法”,好比他老人家忠心耿耿替皇爺辦事,從來不想著把公家的錢入到自己賬上,但這麼多年下來各種招待費、活動費、酬己費、養廉費、安家費、娛樂費、車馬費、不明生物品嘗費、可持續再投入費…
大大小小上百種開銷費出來,公公個人年收入也是以十萬兩起步的。所以,以公公之心度樺山之腹,久高大大滴有錢是板上釘釘的。
近衛師團長曹文耀接到的命令是將琉球諸島所有被日軍“劫掠”的財富全部搜刮出來,然後按照“八二”模式向大本營交納給皇帝陛下的“獻金”。
密令代號為“菊字一號”。
全部的意思便是挖地三尺的意思。
為此,曹文耀專門調動步兵第六聯隊執行“菊字一號”任務,原因是第六聯隊的聯隊長李炎昭是魏公公重點栽培,並寄予厚望的人材。
用魏公公的話講,李炎昭同誌是皇軍之中難得的文武雙全人材,小小的腦袋卻裝滿了無窮的智慧。
萬曆四十五年《皇明日報》在正旦之後的頭一期發表文章《高舉魏公公軍事思想旗幟闊步向前》就是李炎昭所寫。
魏公公在看到這篇文章後十分高興的批示道:炎昭同誌不但是皇帝親軍傑出的將領,更是大明皇帝陛下最好的戰士。
大本營在台北衛設立的皇軍功勳館中有一幅題詞——“向李炎昭同誌學習!”
這幅題詞就是魏公公的親筆。
據說,《皇明日報》總編黃尊素私下曾問過魏公公,將來何人能繼承公公之偉大事業時,公公脫口便道當然是李炎昭了。這個同誌的思想理論工作很是紮實,頭腦也很開闊,懂得活學活用,更關鍵的是他很年輕,還有很強的可塑性和創造性。將來咱家要是真的退休了,皇軍交給他咱是放心的。
近衛師團去年下半年曾進行過一次思想整頓,這一次思想整頓便是以李炎昭提出的“三學一做”為基礎。
如此一個大紅人,自是執行“菊字一號”任務的最佳人選。半數官兵都是魏公公家鄉子弟的第六步兵聯隊也是值得信任的。
“八二模式”是魏公公第一次提出。
即對日作戰,戰利品之繳獲一律留二成用於賞賜遠征將士,以鼓勵皇軍官兵以更加勇武的姿態向日本本土進軍。
上交之八成便是公公在密揭中所提“數船運不儘”。
強烈的道德和使命感不允許魏公公中飽私囊,克扣給皇爺的孝敬,所以,他讓魏老九準備一艘福船,專門裝運有破損和殘缺的金子、銀子甚至銅子。
“確保錢幣在流通領域的完整,確保人民群眾利益不受損,是我們每一個帝國公仆都應該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