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亓資曆較淺,自身官位並不顯赫,所以為了能夠加強諸黨聯盟,進而擴張勢力,在葉向高提議增補閣臣時,他力推其師方從哲出山。
方從哲接任葉向高為閣臣後,亓詩教便在京察中幫助恩師將東林數十乾將清掃出朝堂,著實是立了大功。
本來局麵應該是大好的,東林黨經京察的重大打擊之後很是消停,可誰也想不到關外的建奴會在這個時候反叛,並且恩師的長子牽連進了妓女被殺案。
雖然皇帝下詔謂方從哲不必因為其子牽連殺人案而辭職,但繼續留任的方從哲如今在朝堂上說話竟然半點份量也沒有,萬曆四十三年他在救濟山東大饑荒時達到鼎盛的威望已然半點不存。
東林黨那邊則借著朝廷的重心和注意力完全被關外戰事吸引的空當,開始了有預謀的反擊。
禮部侍郎孫慎行、刑科給事中惠世揚、禦史左光鬥等人相繼上書繼續咬著方從哲不放,哪怕皇帝根本不看他們的奏疏,這些人也依舊將彈章日複一日的呈遞通政司。
這導致方從哲自己都不好意思去內閣當值(上班),所以便發生了可笑的事情——堂堂大明的首輔重臣竟然不是朝廷之中最先知道關外戰事失利的人。
“楊鎬是老師保薦才得以複出為遼東經略,現在他卻打了這麼大的敗仗,恐朝野更要對老師非議了,尤其是東林黨那幫人。”
亓詩教不無擔心道,以他恩師方從哲現在的處境,東林要借遼事不利大做文章,恐怕就是想留任也不得了。
“這件事不能怪楊鎬,要怪就怪為師吧。早前楊鎬上書過陛下,認為前線準備不夠充分,希望能延期至四月再對建州用兵。但是朝議時是戶部說唯恐用兵過久,國家難以負擔,希冀速戰速決。兵部那邊也是這般說,為師想著國庫如今是空虛,為了這次平遼朝廷是東拚西湊,加征了遼餉才勉強供給大軍所需,真要拖得久了,將士們恐怕都得餓肚子,所以便給楊鎬寫信讓他儘早出兵,哪曾想...”
方從哲還算是有擔當之人,但此事又不全是他的原因。
“兵科給事中趙興邦,不知用兵之法,屢發紅旗促戰,我為閣臣卻不能製止,現在倒是給了彆人攻擊我的證據。”
亓詩教聞言,忙提醒道:“老師所言這些雖也關連,但指揮大軍的是他楊鎬,不是老師。杜鬆和馬林之敗,真要追究起來,也是楊鎬無能,老師可千萬不能攬在自己身上。”
“不是楊鎬無能,是咱們這朝廷漏風的很啊,唉。”
方從哲苦笑一聲。
當時楊鎬和兵部共同製定進軍計劃,此計劃本應保密。哪想第二天邸報上就白紙黑字寫出“xx將率大兵xx萬,從xx出師,往xx地方”,雖然在己方實力上或有所誇大,但是總體計劃卻是暴露無疑。那建州的細作都不必花重金都能將這重要情報買到手。
方從哲又道:“聽說詹事府左春坊徐光啟寫信給朋友,說建奴必將我四大路大軍各個擊破,首當者必杜鬆也。現在看來,這個徐光啟倒有些本事,幾年前因為南京教案的事他一直在天津稱病不出,我看過些日子可以讓他入京。”
見恩師這時候不想著如何解決兵敗之事,反而想著提攜一個在家的徐光啟,亓詩教不禁說道:“恩師,徐光啟的事情可日後再說,眼下局麵對恩師可是十分不利啊。要是劉綎和李如柏再敗,這關外的爛攤子如何收拾,恩師這邊又如何進退呢?...學生聽兵部的人說,楊鎬不令劉綎和李如柏退軍,是在拿兩路兵馬賭他人頭不落!”
方從哲卻道:“換作是我,也不能退。”
“為何?”亓詩教不解。
“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方從哲放下手中的急報,看了眼自己的學生,“我現在進宮去見陛下,隻要陛下不動搖,建州翻不了咱大明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