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實現納糧賦稅製,這個製度是建立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礎上,但如今大明各地土地兼並情況嚴重,耕者未必有其田,所以再如從前強硬的以田畝數納糧交稅隻會不斷加深百姓負擔,如果再遇上天災或者兵事加餉加糧的話,那百姓就會被越發沉重的賦稅拖垮,最終導致民變,民變再演變為流民,流民再進而發展為流寇,從而國無寧日。
如何解決這個實際可題呢,文章作者鐘聲引用提督親軍太監魏良臣公公《魏公文集》第五卷,指出隻有國家改納糧為買糧,通過真金白銀購買百姓手中的糧食,才能根本性治理兩千年以來的沉疾。
但此策的前提是國庫必須有足夠的錢財,而國庫的錢財又來源於百姓的賦稅。
這便是個死結。
但是,在提督太監魏良臣公公高瞻遠矚的大辦海事,在皇帝陛下“要發財、去海外”的精神指示下,這個死結卻又能一下剪斷,成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結。
文章作者指出,憂國憂民,且出身卑微的魏良臣公公正是深感百姓之苦,這才投身海事大業,從而通過海外巨利反哺朝廷,給大明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再依賴傳統的小農模式,將農民從土地中解放,活躍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以此模式最終達成國富民強。
好比一汪潭水,不斷的吸取這潭水總會乾,可要是在邊上引入幾條溪流,這潭水就永遠不會乾,並且還會發展為湖泊。
“以海外之利養我國民!”
文章宗旨在此,並且根據皇帝親軍遠征日本和平定建奴這兩樁事具體說明海外巨利對國家的影響。
“若非魏公公持之以恒的大辦海事,軍費開支何來?”
“近來朝中諸公屢屢猜忌魏公,甚至構陷欲除之而後快,全因諸公一葉障目,保守不知進取...”
“是這麼個理啊!沒想到那魏閹...啊,不對,沒想到那魏公公竟然目光如此長遠,想今人所想不到,做今人所做不到,真當世不世出奇人啊!”
老韓合上報紙,“若真能以海外之利養我國民,使我百姓從此不再納糧,那魏公比孔聖都要利我華夏啊!”
“.......”
“鐘聲”就是考中進士出任行人的阮大铖筆名,《皇明日報號外專刊》就是阮大铖的手腳。
在魏公公提出京師輿論工作大為落後,甚至根本起不到應有作用後,阮大铖臨危受命,擔任了京師皇明日報主編。
大明朝公務員沒有不許兼職的規定,加上阮大铖這個行人在朝中也沒有什麼工作可乾,所以他便有足夠的精力對《皇明日報》在京發行和采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稿件這一塊,擔任過魏公公大秘多年的阮大铖自然是熟絡,一篇篇稿子那是如流水線般出爐。
但在發行這一塊,阮大铖破天荒的采用了免費策略,並且花錢雇傭了京師約千名孩童專門於清晨發報送報。
這些孩童有的是孤兒,但大多數是平民家的孩子,每日清晨出去送送報,一月領百十銅錢,對於這些平民而言那可是一筆意外之財,何樂而不為呢。
上千名孩童組成的發報大軍幾乎瞬間就淪陷了整座京師,《皇明日報》的免費大發行策略起到了奇效,一直以來對魏公公及皇軍風評甚壞的京師輿論開始轉變,並且隨著局勢的進一步走向,輿論慢慢的已經往魏公公一方靠攏。
畢竟,百姓是盲目的,而消息是他們采取何等立場的唯一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