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會支二八月!
這句詩金聖歎解出來了,他認為,“一木會支”是“木”加上“會”字,是一個秦檜的“檜”,“二八月”裡分彆是“二月”和“八月”。
陰曆二月是春季的一半,陰曆八月是秋季的一半,“春”、“秋”各一半,合起來就是一個“秦”字。
所以此詩暗含“秦檜”二字。
絕妙是絕妙,可就是拆解太難了,而且更令人無語的是,一句詩或一段讖都可能有不止一種的拆解答案,這就導致了看推背圖的人,更加無所適從。”
寧辰沒想到胡八一研究過推背圖,一時間也來了興致,“這是因為推背圖有很多版本。
在那個時代,哪怕推背圖刪減了,但也是極其精準的,然而正是因為推背圖很精準,甚至能夠準確預言改朝換代之事,所以曆代統治者很怕有心者利用誰將取而代之的預言來左右輿論。
就如說,陳勝的“大楚興、陳勝王”、“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所以,往往預測越精準的預言書,越帶有強烈的政治屬性,就越是被帝王所封禁篡改。
推背圖這種書,在古代就是**,哪怕李世民拿到了李淳風刪減過的《推背圖》,肯定也是收入大內秘不示人。
直到後來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天下,他也對推背圖深感不安,於是就下令封禁了推背圖。
但推背圖已經在民間流傳上百年,藏本無數,單憑一紙禁令禁之不絕,於是,宋太祖說:
“不必多禁,正當混之耳。”
宋朝官方組織人手,將推背圖中,64象打亂,再刪改個彆文字,廷總共發行了100多個版本的《推背圖》,真真假假,雜糅其中,讓人摸不清先後次序,真假難辨。
舊本原版的推背圖反而被湮滅了。而且,隨著時代的推移和王朝的更替,後人不斷的推出他們編造的推背圖,越來越魚目混珠。”
“所長,能借我看兩天嗎?”
胡八一聽得心裡癢癢,這麼說來,寧辰手裡的推背圖,不僅是原本而且還記載了更多的隱秘,這要是能拿過來參悟兩天,肯定會有驚人的發現!
哪料寧辰斷然拒絕:“當然不行,以你現在的水平看了推背圖反而會被其中的預言影響,等你什麼時候得到了我的認可,推背圖自然能給你觀看。”
胡八一對推背圖眼饞那是應該的,可寧辰現在最在意的不是這個,因為無論是推背圖,還是周易,其起源都是來自於一件神器。
也就是寧辰無意得到的龜甲。
文王從那個龜甲上麵演化出周易,李淳風從龜甲上看到了後世千年,寫下了推背圖,那自己從龜甲上能參悟到什麼東西呢?
隱隱間,寧辰發現自己觸碰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領域!
ps: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