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龍虎山名字的由來共有兩種,其一是山脈走向,曆台山西行數十裡折而南,分為兩支。
狀若龍盤虎踞故名龍虎山。
其二,《龍虎山誌》曾有記載:“山本名雲錦山,祖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為名。”
祖天師張道陵之名天下無人不知,東漢中葉,張道陵偕弟子到龍虎山修煉九天神丹。
傳說三年丹成,青龍白虎繞丹鼎,祖天師在龍虎山達三十餘年,煉丹創道從學者達千餘人。
所以說,龍虎山之所以聞名遐邇,一是其山水秀麗,二是得益於道教天師派祖庭所在地的影響。
左河水詩雲:“碧水丹霞踞虎龍,洞天福地隱仙庭,道陵縱使神行遠,仍讓妖魔懼逞凶。”
人們提起道教往往會想起“道都”,道教祖庭、道教之都,這就是廣為人知的龍虎山。
然而這一天,龍虎山上人來人往,眾多天師道弟子忙個不停,在為三天後的天師繼承儀式做準備。
每一任天師之位的傳承向來嚴謹,天師之位隻有祖天師張道陵流後人才有資格繼承。
而天師府曆來都默認的規矩則是,上一任天師逝世之後,由他的子嗣繼承天師之位。
然而當代天師雖然一百三十餘歲,大半截身子都埋在土裡,卻還不至於活不過三天。
這一切都是因為當代天師張仁義,膝下並沒有子嗣,這樣一來繼承天師之位的人就多了。
可誰都沒有料到,當代天師之弟,張銘晏的兒子張元禎,天賦絕倫,竟然以絕對的實力力壓同輩。
張元禎在眾多擁有繼承天師之位的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可以說,天師之位,張元禎唾手可得!
僅剩的三天時間對於張元禎來說,隻是一個調整心態的過程,讓他在繼承天師之位後不至於手忙腳亂。
“禎兒,為父得天垂憐老來得子,天師之位是我最大的執念,為父資質平庸自知與天師之位無緣。
可你不一樣,你從小就天資絕頂,同輩眾人無出其右,如果能看到你繼承天師之位,為父死而無憾。”
張銘晏撫了一把花白的長須說道,他今年已經一百有八了,論天賦他和當代天師張仁義差距甚大。
故而一身修為也不如張仁義雄厚,能活到一百零八歲,已經是沾了當代天師的光了。
“父親,天師之位本就該是我的,同輩眾人誰能超越我?可我有些話實在不知道如何開口…”
張元禎欲言又止。
張銘晏聲音突然大了幾分說道,“禎兒,你是要繼承天師之位的人沒有什麼能讓你猶豫,哪怕在我麵前,知道嗎!”
“是,父親!”張元禎點頭繼續道:“我不止一次跟您說過,天師之位我一定能拿到,可您為什麼總是替我清除異己?
那幾個有資格繼承天師之位的人,不是被您趕出了龍虎山就是因為一些原因被發配到經閣。
這種事傳出去對您名譽影響太大,而且我也不需要您這麼做,我之前早就說過了,憑我自己的實力完全能拿到天師之位!”
張銘晏麵色不變,“禎兒,你的實力為父從來不擔心,但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有備無患總不會錯!
至於名譽這種東西,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之何用,你放心,等你繼承了天師之位,我便再也不摻和天師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