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大佬的卷王之路》全本免費閱讀
打敗鄭經之後,康熙與朝廷看到了海貿的巨大收益,打算重新開放海禁。
滿人在馬背上打天下,對海有天然的畏懼。當年皇太極過鴨綠江前去朝鮮,得靠小冰河時期,江麵結了厚冰,皇太極能渡江。
打鄭經,康熙其實比對三藩的擔憂還要大,啟用的水師將領,全部來自前明。
旗人將領中沒人懂海戰,當時他可是提著一顆心,哪怕最後取得了勝利,迄今依然心有餘悸。
對於海貿這一塊,朝堂上下都有自己的顧慮,究其根本,還是對海貿的不熟悉。
康熙明白海貿的好處,最大的顧慮,還是來自於是否會衝擊到眼前的統治。
齊佑的話,讓康熙心情更加複雜,他年紀小,說出來的話道理淺顯,哪怕是小孩子都能聽懂,康熙豈會想不到。
利弊利弊,端看站在誰的角度去衡量。
站在康熙的角度去看,他為了江山社稷,更願意與前明皇帝采取一樣的做法,禁海。
正因為江山社稷,他站在世人的肩上,不得不硬著頭皮看得更遠些。
既然話說到了這裡,康熙就當閒聊,笑著說道:“你的想法倒新奇。最近朝堂上在商議海禁的事情,你可知道什麼叫海禁?”
齊佑心中一動,眨巴著眼睛答道:“可是不許彆的國家來大清,大清也不許去彆的國家?汗阿瑪,為何西洋人能來,還有附屬的藩國也能來呀。朝鮮的使臣來朝貢,聽說可熱鬨了。他們幾十個人,還要在大清住很久,送些貢品來,再帶著很多賞賜回去呢。”
康熙神色一滯,朝鮮使臣團在藩國中人數最多,基本在三十個人左右。一來就住上半年,禮部呈上來的花銷,戶部會愁得白了頭。
“你說的有一部分對,藩國上貢,不屬於海禁。像是暹羅,琉球,安南這些藩國上貢,為了方便省事,他們無需上京,福建,廣西等地方官員會處理此事,貢品由當地官員收驗,就地存放。”
康熙來了興致,給齊佑仔細解釋了藩國上貢的情形。
齊佑聽到康熙說東瀛幕府上書,請求派遣學生前來大清學習時,大致算了下,這時候東瀛應當是德川幕府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