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命數難改(2 / 2)

一切如他們所料,長公主任翰林院編修後,仍然在暗地裡糾集煽動寒門士子,與世家大族無謂對抗。很快,請求皇帝指婚的奏折便遞到了禦書房的桌案上。

魏辭盈請三哥私下勸說翰林院士子聯名上書,表奏長公主任監修期間的功績,並反對長公主與世家聯姻。在一片反對聲中,皇帝最終沒有同意這門婚事。

可是好景不長,臨近年關,按例,邊境各族需派人進京上貢。明年恰逢崇德皇帝五十大壽,西南、東北各族首領均上奏,請求皇帝準允他們親自護送貢品進京。

皇帝大喜,又稱夢到景華公主與自己的外孫,萬分思念,因而下旨,準三地首領進京過年。

皇帝在尚書台提出此事時,魏辭盈猛地抬起頭,急切地向方衍舟使眼色。景華公主早已去世,如何能回京?若是此令真的下發,恐怕會引起晟淮府的疑心,逼得他們立即起兵。

方衍舟也馬上意識到其中的危險,當即表示反對。邊境各部本就剛剛平定,首領進京,又恰逢年節,不知會引發什麼亂子,方衍德與幾位尚書台大臣也紛紛請求皇帝收回成命。

然而皇帝思念女兒與外孫心切,執意下旨,還將他們痛罵了一頓,言辭十分激烈,“你們身為朕的兒子與朕的近臣,竟不懂得體恤朕作為一位父親的心情!”

皇命難違,入京上貢的旨意還是發往三地。方衍舟曾派人偽裝成商人,前往晟淮府暗查屯兵造反的證據,隻是時間尚短,叛軍又隱藏頗深,因而至今一無所獲。

十五日後便是各部進京的日子,晟淮府的回奏中卻並未對景華公主回京一事表示為難,知曉內情的方衍舟與魏辭盈明白,他們已經做好破釜沉舟的準備了,隻等長公主一聲令下。

方衍舟命禁軍嚴密看守皇宮,特彆是瑤華宮,不能允許任何外人進入。魏辭盈也特意叮囑皇帝身邊的李公公,注意皇帝的飲食,務必試毒後再行呈上。

而長公主卻出乎意料地平靜,每日如常,前往翰林院監督修書進度,回到瑤華宮後,彈琴飲茶,偶爾找魏辭盈下棋閒談,一派平靜氣象。

連魏辭盈都有些恍惚,難道這一世景華公主真的還活著?

十五日後,皇宮內,鼓樂喧天,旌旗獵獵,萬象更新,喜氣洋溢,節日氛圍濃重。龍椅上,皇帝身披金光熠熠的龍袍,笑納西南與東北兩部首領的叩拜,欣賞著他們獻上的珍寶。

隻是景華公主卻遲遲未到,下首眾臣與嬪妃皆翹首以盼,時至晌午,都心生焦灼,紛紛竊竊私語起來。魏辭盈望向龍椅上的皇帝,見他神態怡然,絲毫沒有因為長時間的等待而不快。

他們沒能等來景華公主,卻見長公主著一身華服,款步走進大殿。她麵色如水,舉止安穩,但一語出後,滿堂嘩然。

魏辭盈聽著那熟悉的舊事,如墜冰窖,全身泛起涼意,絕望地看向方衍舟,他亦是震驚而憂慮。

——景華公主已死,不可能回京過年,晟淮府今晨已起兵二十萬,以清君側,鋤奸扶賢。

說完,長公主沒有給任何人質問的餘地,拔劍自刎。明紅的喜袍宛如一片秋日楓葉,飄落在地,流淌出一條鮮紅的小溪。

朝堂之上驟然大亂,在群臣七嘴八舌的討論中,皇帝滄桑的聲音緩緩響起,“點兵三十萬,朕要親征。”

魏辭盈眼睜睜地看著局勢不可控地朝著前世的方向滑去,她甚至沒有機會再看一眼長公主的屍體,便隨著大軍匆匆出征了。

皇帝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