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2 / 2)

先是西北邊境戰事吃緊,京中有實力的武將應當趕緊勇赴前線,為鞏固邊境添磚加瓦。

但是現在都知道大趙已經不是剛建國的時候了,國庫虧空,兵力虛浮,現在去邊境可不是什麼建功立業的好差事,說不定哪日就沒了,因此願意去前線的幾乎沒有。

二是秦嶺以北的部分關中地區,已經幾月不降雨。如今初夏,正是百姓播種,綠芽新發之際,土地乾旱幾乎是斷絕了這一希望。

如何援助,誰去援助,都成了大問題。

為新晉進士洗塵封官,本來是今日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偏偏被推到了最後。

朝廷百官你來我往,為這兩大難題出言獻策,但是沒有一個是讓眾官都心誠口服的。

齊君赫倚坐在最高位的龍椅之上,右手搭在扶手上,左手落在胸前,冕冠的珠簾斜斜地垂著,遮住他的上半張臉。

百官在下麵吵得不可開交,他卻在低著頭看袖袍上繡著的龍鱗,眼瞼半垂著,沒有一點視線落在官員身上,每過半晌就眨一次眼。

一些官員雖然早就習慣了皇帝這幅不著調的性子,但是每次餘光掃到,還是不由得在心裡念叨:坊間那些傳言果真是沒有錯。

身為皇帝的齊君赫不理會這些朝臣,自然會有人理會。

在齊君赫身側,立著一麵屏風,隱隱透出後麵的一道人影,每當有官員說話需要回應,屏風後麵總會傳出一道女聲。

此人就是皇帝齊君赫的生母,當朝的周太後。

齊君赫初登帝位時,不過六歲,為了穩住朝政,周太後就垂簾聽政,手握大部分的權利。

與她一起處理朝政的,還有當朝首輔,楊墨嶺。

無需齊君赫發言,這兩人就能管控好朝政。

就在眾人炒得水深火熱,糾結不知道該送誰去前線的時候,吏部侍郎站出來提議。

“楊總兵自從年初玉門關大捷後,便因受傷回來修養,三月已過,想來傷勢已好。如今匈奴賊心不死,戰事再起,楊總兵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站在一堆武將裡麵的楊雲簡聞言抬了抬眉。

楊總兵就是楊雲簡,這個人名曾在不少大臣心中浮現過,但是沒有人敢說出來。

為什麼?

因為楊雲簡是楊首輔的侄子,幾乎是明眼人都知道,楊首輔此次將人調回來是有彆的打算的,沒有人敢去觸他的眉頭。

這吏部侍郎聽聞剛上任沒多久,隻是剛剛接觸到權力的核心,所以才如此愚蠢。

果然,楊首輔很快就將這個提議打了回去,“大趙隻有楊雲簡一個總兵了嗎?”

他有些沙啞的聲音在大殿響起,其中的肅穆讓官員們的心齊齊多跳了一瞬。

楊首輔看了吏部侍郎一眼,“況且南方蠻族未嘗不是蠢蠢欲動,楊總兵少時曾在南方遊曆,他更適合去南方邊境。”

這幾乎是將他的心思直接昭告了,沒有人敢再提出彆的想法。

“周將軍曾在西北駐守多年,不妨由周將軍率兵,將匈奴打回去。”

說話的是一位與楊首輔差不多年歲的男子,五十歲左右,要說楊首輔是嚴肅的代表,他則和煦很多。

很快有人出聲附和,“薑太傅所言甚是。”

這幾乎讓很多人倒吸一口涼氣,這周將軍雖然是將軍,是武職外官,實際上在京統領著左右翼前鋒營,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