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亦然遠遠的就看到了門口站著的小女孩。
一群人中間她紮的高高的馬尾,和她修長的脖頸,特彆顯眼好看。
“凡叔,我們下車走進去吧?”
駱亦然理了理自己的小西服說道。
廖司凡抬手看了眼時間,蹙眉說道:“咱們約好了時間,高山那個人……”
“凡叔,您先進去和高山見麵,我等下自己進去。”
“亦然!喂——”
沒等廖司凡說完,車門一顫,駱亦然已經下車朝著人群走去。
“不知道亦然又想到什麼了。”廖司凡搖搖頭,對著司機道:“咱們先去吧。”
……
許佳人沒想到毛紡廠門口的人這麼多。
大概聽了下,來的人都是退貨的。
“公家不能這麼坑人啊!這種布料讓我們怎麼賣啊?”
“就是啊!這麼大的毛紡廠坑我們這些做小買賣?”
“早知道這樣,我就從百貨公司拿貨了,想著省了幾塊錢,結果……”
門口聚集的大多是裁縫鋪或者做相關生意的買賣人。
艾山一瞧這情況,愧疚不已,說道:“早知道還是讓你媽媽從供銷社拿貨了。佳人,要不這布料的錢,你從我的工錢裡扣吧?”
之前裁縫鋪的布料都是從蘇蘭市拿貨,還有一些讓李卉從供銷社帶過來。
可是,這兩種拿貨方式,成本都太貴了。
為了能節約開支,艾山提出可以用清北市毛紡廠的貨。
隻是事與願違,想省錢現在變成了麻煩。
“布料的問題早晚都要麵對。”
許佳人安慰說道:“艾山哥哥,進貨的事兒你不說我也打算來毛紡廠看看的,這事兒不是你的錯。”
“佳人——”
許佳人越是說沒事兒,艾山越是愧疚。
“沒事兒的,當務之急咱們先把這殘次品的事兒給解決了。”
現在是1989年了,再過三年就是第一次最大的下崗潮。
而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清北市很多國營單位開始轉型的伊始。
小時候的許佳人,總是聽到媽媽還有幾個舅舅在抱怨單位發不出來工資的事兒。
毛紡廠因為跟李卉的工作相關,所以她很了解這時候毛紡廠的狀況。
門口聚集了大約四五十個人,見廠大門始終不開,有人急了。
“毛紡廠啥意思?不解決問題,就這麼晾著咱們,難道要咱們吃啞巴虧?”
“就是啊!到處都鼓勵下海,咱們這些積極響應的先進分子,倒是成了冤大頭了?”
“早知道我就去蘇蘭市進貨了,哎……”
“咱們進去問問!不認卯的爺們,咱們衝進去!”
“就是!進去問問!”
有人站出來,很快大部分人都跟著開始撞門了。
沒幾下,毛紡廠的大鐵門就被撞開了。
誰家進布料都不是幾塊錢的,能站在這裡的人,全部都是投了上百塊錢的生意人。
89年的一百塊錢,節約些夠全家老小吃一年呢。
這麼一大筆錢,誰都不想打水漂。
也打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