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秋水不渡(三)(2 / 2)

掌中念雪 梨亭不悔 2608 字 7個月前

“你問我為何擇木而棲,建康障林朽木,虞愔獨使一木逢春。隻因此木,尚非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她清淺的言辭如滔天惡浪中一舟舸,浪頭擊來,楫毀舟沉,再不覓影蹤。

抬眼隻見她澄目似秋水,秋水不渡。

北鬥七宿,玉衡為音。虞愔,名與字如此相似,看著她就好像看見另一個自己。

南衡唇邊逸出一記輕笑。

那還是在他和華益同窗伴讀的時候。有一日暄陽和丹陽兩位公主央華益去看新掏來的雛燕,華益不得以曠課,隻得讓自己坐在鶴雲軒的書案前,替他讀書,以防先生在書院外巡查。

南衡便是在那時第一次撞見了她。

她在宮裡迷了路,穿著有彆於任何宮人、女官的縹藍襦裙,闖進鶴雲軒的朱漆大門。

初春葳蕤的桐葉在她身後淡成剪影,他從透窗鏤下的薄陽裡站起身,看她驚訝地停住蓮步,鴉髫垂肩,麵清似水。

尤其一雙眼,想看又不敢看他,最終秉持著生疏的禮儀,輕聲說:“參見太子殿下。”

他忽然覺得有趣,這李代桃僵的方法,蒙騙太師未必可行,不想卻蒙騙過了這個宮外來的小丫頭。

那時他和她都不大,他十六歲,她看上去青澀極了,約莫隻有十二三歲年紀。

南衡於是起了玩心,逗問她:“你何以知曉本宮便是太子?萬一,是頂替了彆的什麼人呢?”

破瓜之年的少女想了想,用清澈的不染塵埃的聲音說:“坐在太子殿下書軒裡的,怎麼不是太子呢?你若是外臣,那便是越權,你若是太子之師,未免也太年少了些。且我方才我還聽見你讀《戰國策》呢,這本書,我早都倒背如流啦。”

南衡淺笑,算是認可她的對答,遂不再拿她打趣:“那本宮便也不同你計較,回去吧,僭越的外戚小姑娘。”

心中卻在想,這個小姑娘是有幾分玲瓏心思,奈何凡事想的太複雜,所思所慮與結果相去甚遠。

有些時候,很多事隻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