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晚節不保(2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7071 字 10個月前

苗文寵得了指示,當即露出心領神會的表情,儼然已經有了計劃。

***

想要招攬馬文才的不光是蕭綜,經此一鳴驚人,東宮上下也有了爭論,討論是不是該招攬這馬文才。

東宮所用,無不是成名已久之人,即便有年輕人得到重用,也多是在某一個領域有驚才絕豔的天賦。

當年祝英台便是這樣被破格提拔,至今還在幫太子修書。

然而馬文才現在名聲大起,已經不是祝英台那樣的白身,想要招攬,自是要花些心思。

東宮一乾人等商量了一陣子,終於有了個主意。

“馬文才今年已經二十出頭,然而嫡妻之位空懸。他曾在三年多前與祝家莊的女郎定親,可惜送親的路上遇到水賊,新娘投水以保清白,從此沒了蹤影。”

東宮詹事說著打探來的消息。

“但凡男子,十七八歲便成家立業,這馬文才到了這把年紀還沒娶妻,要麼是對祝家女情根深種,要麼是心高氣傲不願娶低門之女。我聽說他平日裡連個通房姬妾都沒有,不像是個懂情愛的,可見他的情況是後一種……”

聽屬官說起祝家女之死,蕭統眉頭皺了皺,想起了蕭綜。

說起來,這祝家女會死,和他那弟弟離不開關係。

“太子殿下,怎麼了?”

東宮詹事察覺,詢問道。

“無事。”

既然蕭綜已經和祝家達成了和解,此事便是揭過了,祝家都不追究,馬文才也不見得會因此與蕭綜生出仇怨,何必要舊事重提?

他想了想,沒有再言。

那詹事才接著又說:“馬文才家中一脈單傳,子嗣頗為艱難,馬太守怕是早已經想要為兒子結親,隻是不知為何一直耽誤著。臣聽聞太子妃有一嫡妹,如今已經十六,相貌極美,頗有才名,如果殿下為馬文才做媒,娶了小蔡氏,那殿下與馬文才便有了連襟之誼,自然不必擔心他會倒戈與豫章王。”

太子妃出身陳留蔡氏,乃是東漢名士蔡邕之後,論郡望門第雖不算太高,但也高過馬家,太子妃的嫡妹嫁給馬文才,可謂是門當戶對、天作之合。

況且這蔡家存了娥皇女英之心,小蔡氏是按照入宮的心思從小教養的,長得又貌美,想來馬文才得了這樣妻子,絕不會有任何不滿。

蕭統也在府裡見過這位妻妹的美貌,但也不能確定這馬文才是不是好色之人,一時便有些猶豫。

“馬文才不是玄圃園裡那個祝英台的妹夫嗎?何不把他召來問問?”

此時,一位太子舍人突然說道:“殿下要給馬文才做媒是好事,何況祝家死了個女兒,說起來是欠了馬家的,祝英台和那馬文才又是好友,想必會促成這樣的好事。”

蕭統原本還有些猶豫,可想到祝英台性子直率天真,他說的話必然是可信的,竟也應下了,從玄圃園裡召了祝英台前來。

“喊我?”

自丁妃死後,蕭統便不怎麼去玄圃園了,祝英台聽說太子要見他,心裡還有些納悶,不由得小聲嘀咕。

“難道是看我文才好,要我寫吊詞?”

她心裡七上八下的被召到東宮,大概因為這事關小蔡氏的閨譽,所以倒沒有在大眾廣庭之下詢問,而是將她帶去了一間偏殿。

待祝英台在偏殿裡見到太子和太子妃二人時,心中忐忑之情更甚了。

“祝英台,聽說你和馬文才乃是摯友?”

蕭統以往也招攬過不少才學之士,此時態度十分和藹。

聽到跟馬文才有關,祝英台懵然地點了點頭。

“臣與馬兄是同窗好友。”

“聽聞你的妹妹嫁與了馬文才,想來你們感情確實非同一般。”

蕭統笑得越發溫和,“隻是聽聞令妹遭遇不幸,並未嫁入馬家,可有此事?”

祝英台這下更懵了,繼續點頭。

“確有此事。”

說完,她覺得這樣有點太平靜,又低沉著聲音補了句:“是舍妹沒有福氣,怪不得馬兄。”

蕭統的正妃蔡氏聽聞東宮屬官有意招攬馬文才,早就欣喜若狂。那小蔡氏雖然是她的親妹妹,可她八歲就嫁給了太子,和家中妹妹並沒有什麼感情,更彆說家裡還存著把妹妹送來固寵的心思,如今能把妹妹嫁出去,她是一百二十個同意,見太子還在繞著圈子說話,當即直接說出了來意。

“祝令史,召你來,是想你幫我做個媒。”

她看了眼身邊的夫君,笑語晏晏地說。

“我家有個嫡妹,年方十六,已經到了適婚的年紀。我聽聞馬文才年少英傑,又素有才乾,而且後宅並無妻妾,所以想替家中妹妹打聽打聽……”

聽到蔡氏的話,祝英台呆若木雞。

“你可知馬文才對婚事有什麼要求,喜歡什麼樣子的女子?”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