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神人合一下(1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7812 字 10個月前

無論祝英台的“道”在哪裡, 可就目前道門這情況,若邁不過這個難關,怕是道再好以後也沒地方傳了。閃舞.

陶弘景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祝英台請求下山時,這位道門目前的領袖人物,欣然同意了。

但當初祝英台加冠大典, 甚至動用了後世煙花爆竹的雛形, 這場夜間舉行的加冠大典在道門引起了轟動,不僅僅是道門, 很多過來看熱鬨的士族信徒和普通百姓也震撼極了,聽說“雷聲”響起時、雲煙四散時甚至有不少人跪地參拜,祈求上天的庇佑。

這樣的“神跡”也導致祝英台要下山“傳教”時, 茅山上有三五百人願意作為祝英台的“護法”一同下山, 最後還是考慮到京中的青雲觀容納不了那麼多人,隻能精挑細選了一百個無論長相、年紀還是人品都過硬的門徒, 跟著“祝真人”一起下了山。

祝英台和花夭不同,經過這麼多年的“打拚”,她和馬文才一樣, 攢下了豐厚的家底, 憑借她曾經的官員加士族的身份,甚至還在江無畏的老家吳縣購置了一座莊園, 除此之外, 亦有良田和商鋪, 以她的身家, 自然是養得起這麼多隨人的。

於是祝英台入京時雖然低調,但動靜其實不小,對她好奇的人更多,而她一入京就入了之前陶弘景曾修行的青雲觀,隔絕了其他人的窺探也隔絕了佛門對她的警惕。

今日祝英台一入宮,最先有反應的不是她曾經的一乾同僚也不是宮中的大臣,而是同泰寺的大和尚們。

“能知道祝真人入宮是為了什麼嗎?”

同泰寺的主持方丈那雙慈祥的眼睛裡,如今滿是忌憚,“道門自這位女冠入茅山後,行事風格與過去大為不同,不知對我佛門是好是壞啊……”

回答他的是今日值守的殿前侍衛李珈藍。

“說是為了什麼‘點石成金’之術。”

那侍衛在門外隱隱約約聽到一點,隻可惜皇帝召祝英台時正值他換班,所以也隻能聽到一點。

“約莫是那位祝真人有什麼道術讓陛下留意了。”

“點石成金?”

主持方丈和大部分宮人一樣,第一反應是覺得可笑,而後便是驚駭。

祝英台是陶弘景親自加冠、上清派三千弟子見證的新一代“真人”,這樣的一位人物如果是個招搖撞騙的騙子,學貫釋道儒的陶弘景第一個就能撕了她。

她敢入宮求見聖駕,說明她真的會這門道術,至少她能在眾人麵前將這個道術使的“圓滿”了。35xs

“師兄何必擔憂一個式微的道門?即便那祝真人會什麼妖術,如今殿下在我同泰寺修行,說不得我佛門要出一位在世佛祖了……”

“住口!”

主持方丈的師弟在一旁不以為然地開口,卻被主持狠狠一眼嚇得噤了聲。

“那位也是你能議論和肖想的?如果你下次要再說這樣的話,你就也去修閉口禪吧!”

主持恨鐵不成鋼地怒斥,真想把他腦子打開看看裡麵有什麼。

那位要真在同泰寺出了家,他這主持方丈也就做到頭了,怎麼也得退位讓賢,而且皇帝培養太子那麼久,要是真賭氣出家,皇帝以後看見同泰寺隻會想起太子,同泰寺便要成為皇帝的眼中釘。

莫說為了江山社稷,就算為了他們自己,怎麼也不能讓太子在這裡出家,現在隻能好聲好氣的哄著他,等著他氣消回去,至於這樣的妄想,想都不能想!

主持動了怒,一眾理事和尚都不敢再吱聲,但這件事確實不得不防,所以同泰寺的主持還是派出了知客僧去邀請祝英台來同泰寺“做客”,又令信徒關注著宮中的動靜。

一切安排完了,主持方丈臉上還是愁雲滿布。

皇帝和太子在冷戰,太子自行剃度居住在同泰寺裡不肯回宮,皇帝便再也沒有踏入過同泰寺,也不再時不時召喚他去討論佛法。

如此下去,若是祝英台真得了魏夫人的衣缽學會了什麼“仙術”,很難說皇帝不因此被“爭取”過去。

想當初北魏佛道之爭,天師道的寇謙之拓跋燾崇道,最終佛門迎來了一場浩劫,不過才幾百年的時間……

他憂愁不已,自然有人分憂。

“師兄原來是在擔憂這個,我願為師兄分憂。”

寺中藥師堂的主事聽得主持的煩惱,竟然微微一笑,合十而笑。

“師兄且安心等待,三日之內,陛下必會來寺中。”

****

同泰寺的僧人們憂心著道門“來者不善”的時候,祝英台正在向皇帝解釋“假金”和“假銀”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

這兩種金屬其實隻是一種合金加鎏金的技術,在沒有電鍍技術的古代,鎏金的損耗極大,而且容易剝落,這種技術到了唐之後才算完善,到了宋代才算造詣大成,唐之前都是用火烤法,色澤都很難均勻,如今用的很少。閃舞.

然而祝英台這個怪胎橫空出世,將茅山上的化學技術硬生生提早了幾十年,陶弘景本就是煉丹大家,在祝英台教導著用水銀製造金屬汞劑塗在金屬表麵,再加熱使汞揮發,使顏色覆在金屬表麵而不脫落後,他也研究出了鎏銀色的方法。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茅山上的人都拿製造“假金”、“假銀”當一種風潮,互相以如何“以假亂真”作弄人作為消遣。

在祝英台邀請皇帝在青雲觀親自觀看了一次如何做成金屬合金,又如何用汞水鍍上金屬顏色後,知識淵博的皇帝也了解了祝英台的“點石成金”做出來的並不是真的金子,但這種“以假亂真”的法子也實在讓人震驚。

“如果朕要用這些鑄錢,豈不是很費時間?”

畢竟是假金,不是天然金屬,從製作到鎏金都不如銅錢鐵錢鑄造的那麼快。

“陛下,這些時間是值得的。無論是銅還是鐵,其實對國家都更有用途,鐵用來製造武器和農具比鑄造錢的用處更大,而且鐵太容易鏽蝕,這個缺點陛下應當也發現了。”

祝英台曾經和馬文才討論過這個問題,還曾經因為運鐵船“死”了一次,對於這點完全可以和皇帝對答如流。

“這些‘金錢’一旦通用,將替代現在使用的銅錢和鐵錢,成為一種新的貨幣,甚至它可以不必用重量來計算,而是單獨以‘枚’來計算。”

“若這批錢能製作出來,經久耐用不易損毀,陛下甚至可以一直將它們沿用下去,不說上千年,至少幾百年之內不會出什麼問題。”

祝英台拿出兩枚在山上鑄造好的合金錢,一金一銀,已經很似後世的金幣、銀洋了,渾然一體光滑無比,泛著讓人喜愛的金銀光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